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最早,俄只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初几周的进攻并未如俄罗斯预期般顺利。乌克兰军队在关键城市和防线进行了顽强抵抗,而西方国家迅速反应,提供军事与财政援助,使得俄军的推进速度受到严重拖延。 北约国家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提供了大规模的武器装备、情报支持和训练,这让乌克兰能够在局部战场上取得一定优势。 美国国会自2022年以来,批准的对乌克兰援助累计金额,按照不同统计口径,从约174亿美元到1750亿美元不等,这些资金和装备为乌克兰持续抵抗提供了坚实支撑。 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战略目标逐渐发生了变化。 原本只是想通过快速行动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但当俄方发现西方国家全部下场支援乌克兰时,速战速决的计划已经难以实现。 于是,俄罗斯将目标转向通过占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一些重要地区,掌控关键资源和战略通道。 顿巴斯地区、赫尔松以及扎波罗热等地,成为俄军重点控制的区域,这些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能源基础,还掌握了重要的交通和供应线路,是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关键。 事实上,到2025年,经过三年的消耗战和局部攻势,俄罗斯已经稳住了战果。 它实际控制的乌克兰领土接近20%,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前线区。这片区域不仅使俄罗斯能够掌控重要的资源和港口,也提供了一个战略缓冲带。 与此同时,俄罗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利用亚太能源市场以及规避西方制裁等手段,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基本稳定,使得军事行动能够持续进行。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的援助虽然为乌克兰提供了生存和反击的能力,但也存在政治化和拨款节奏不稳定的问题。 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对援助规模和方式存在分歧,导致部分援助项目推迟或受到限制。 这种情况使得乌克兰在某些阶段的反攻节奏受到影响,也给俄罗斯提供了喘息和重整力量的空间。 从战术角度来看,俄罗斯现在采取的是一种典型的耗损战策略。它并不追求立即彻底消灭乌克兰的抵抗,而是通过长期占领关键地区、控制资源、打击对方后勤和经济基础,逐步扩大影响力。 这种策略不仅在军事上延缓了乌克兰的反攻,也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为俄罗斯赢得了谈判和筹码的优势。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已经从单纯的阻止北约扩张,演变为争夺地缘政治优势和关键资源控制权的长期战略。 三年的冲突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俄罗斯通过坚持攻势和调整国内外策略,成功稳住了部分战果,形成了一个既可以抵御外部压力,又可以继续消耗对方力量的局面。 这场战争告诉人们,战争的目标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外部环境、对手反应和自身资源的变化,战略目标可能会不断调整。 俄罗斯从速战速决转向耗损战,从单纯防止北约扩张转向掌控战略要地,显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而对乌克兰来说,争取外部援助、稳住防线、逐步反攻,是在强大压力下保持生存与抵抗的唯一选择。 可以说,俄罗斯之所以不收手,是因为它的目标已经变了。 占领土地、掌控资源和关键战略通道,是一个需要时间、耐心和持久行动的过程,而短期的停战或撤军并不能满足其新的战略要求。 战争进入长期化,不仅考验军事能力,也考验政治、经济与外交手段的综合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