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0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与乌克兰武装部队几乎同时发布的声明,让顿巴斯西线的波克罗夫斯克成了俄乌冲突的新焦点。俄方明确表示,当天不仅控制了扎波罗热州和顿涅茨克州的两个关键定居点,还在波克罗夫斯克火车站击溃了试图突围的乌军部队,仅无人机就击落了192架;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随即现身前线视察,直言俄方“包围封锁”的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
这波克罗夫斯克就在顿涅茨克西北60公里的地方,是个煤矿城,但更关键的是它的位置——好几条铁路公路都在这儿交汇,简直就是顿巴斯西线的“交通十字路口”。
乌军在顿巴斯前线打仗,不管是子弹炮弹还是粮食,大多得从这儿运过去,说它是乌军东部防线的“命脉”一点不夸张。
俄军早就盯上这儿了,因为只要拿下它,就能把乌军顿涅茨克部队的补给线掐断,下一步还能直扑第聂伯罗,整个东部战局都能翻盘。
这么重要的地方,双方自然得拼了命抢,从2024年8月起就没停过手,到10月底更是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先说说俄方10月30号那声明,听着确实挺唬人:控制了两个关键定居点,在火车站击溃乌军突围,还打下192架无人机。
但咱得掰开了看,这里面有真家伙,也有水分。控制两个定居点这事儿,大概率是真的。
要知道俄军从8月就开始从南北两面包抄波克罗夫斯克,之前已经占了近郊的村子,10月底拿下关键定居点,其实是在一步步收紧包围圈。
而且乌军自己的少将都承认顿巴斯战线崩了,缺弹药缺人手,士兵累得扛不住,连通往波克罗夫斯克的塞利多沃都丢了,俄军趁势推进太正常了。
但要说一天击落192架无人机,这就有点吹得没边了,,乌军2024年一整年才击落俄军11200架无人机,平均一天也就三十来架。
就算波克罗夫斯克打得再激烈,一天能有平时的五六倍?根本不可能。
俄军这么说,无非是想炫耀自己的无人机作战厉害,给乌军打气,同时也向外界展示“我们占优势”,毕竟现代战争不光是真刀真枪打,舆论上也得压过对方。
再看乌方的回应,瑟尔斯基直接跑到前线,说俄方“包围封锁”是瞎扯。这举动看着挺硬气,其实全是为了稳住军心。
泽连斯基之前也说局势严峻,但坚决不承认被包围,还说在把俄军往外赶。可前线的实情早就藏不住了,被俘的乌军士兵都说,指挥官早跑了,补给根本送不进来,想突围都没门,投降是唯一的活路。
乌军派特种部队坐“黑鹰”直升机去增援,结果11个人全被俄军打死了,救援都失败了,这哪像是没被包围的样子?
乌方为啥死不承认被围?说白了有两重心思。
一是怕士兵彻底没斗志。要是承认被包围,本来就缺弹少人的乌军说不定直接崩了,没人愿意接着打硬仗。
二是得向西方要援助。现在乌军弹药跟不上,全靠西方接济,要是说自己被围得快撑不住了,西方可能觉得“给援助也没用”,反而不掏钱了;但说“没被包围,还在抵抗”,才能接着要武器要物资。
就像之前乌方说俄军集结11万士兵,其实也是故意夸大,想显得自己打得艰难,好要援助。
其实波克罗夫斯克的真实处境,比双方说的都惨,俄军是三面包围,就留西边一条15公里宽的通道,还用水炮和无人机把那儿变成了“死亡走廊”,乌军补给车根本进不去,晚上送弹药都得被打回来。
而乌军这边,兵力差距大得吓人,俄军在这儿集结了近2.7万人,还有上百辆坦克,乌军兵力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五六个乌军要扛三十个俄军,怎么打?
士兵几个月不能轮换,累得站都站不稳,弹药用完了只能硬扛,这防线能撑到现在都算奇迹了。
瑟尔斯基去前线,说白了就是“演戏给两边看”:给士兵看“指挥官和你们在一起”,给西方看“我们还能守,快给援助”。
但这种表面功夫掩盖不了实际的颓势,乌军现在就是硬撑,能多守一天是一天,盼着西方的援助能赶紧到,盼着俄军能松口气。
可俄军根本不给机会,集结了重兵,就是要一举拿下这个枢纽,断了乌军的后路。
说到底,波克罗夫斯克这仗,打的就是“命脉”,谁拿下这儿,谁就掌握了顿巴斯的主动权。
俄军要是彻底占了,乌军顿涅茨克的部队就成了没粮没弹的孤军,斯拉维扬斯克这些据点也得被挨个收拾;乌军要是守住了,还能保住东部防线的架子,接着和俄军耗。
所以双方才在这儿既拼武力,又拼嘴皮子,都想靠声明影响战局。
但不管两边怎么说,前线士兵的遭遇才是最真实的,曾经六万人的城市,现在就剩一万二,老百姓早跑光了,剩下的全是炮火和废墟。
不管是俄军夸大战果,还是乌军否认困境,受苦的都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这仗打到这份上,哪有什么赢家,能早点停火才是真的。
现在就看俄军接下来会不会趁热打铁猛攻,乌军能不能等到援助,不过照目前这形势,波克罗夫斯克的硬仗还得接着打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