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合作“汉果尔”级潜艇即将入列,重塑印度洋战略格局 据外媒报道11月2日,《环球时报》披露的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纳维德上将专访引发南亚防务圈震动。纳维德证实,中巴合作研发的“汉果尔”级潜艇项目进展远超预期,首批8艘潜艇将于2025年提前交付,标志着巴基斯坦水下战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里程碑式成果”加速落地 自2015年签订采购合同以来,中巴潜艇合作稳步推进。2024年4月,首艘“汉果尔”级在中国下水并完成海试,性能指标全面达标。2025年,第二、第三艘潜艇相继下水,纳维德将其称为“中巴海军合作的里程碑”。他强调,中国的高度信任不仅体现在建造效率上,更通过技术转让推动巴基斯坦本土化能力提升——前4艘由中国建造,后4艘由巴方在卡拉奇造船厂组装,直接助力巴方掌握核心制造技术。 “水下尖刀”破解反困局 “汉果尔”级潜艇的入列将彻底改变巴基斯坦海军传统劣势。印度海军凭借P-8A反潜巡逻机等装备长期占据印度洋反潜优势,而巴方现有潜艇规模小、技术老旧。“汉果尔”级配备先进声呐系统和反潜武器,可构建区域反潜网络,精准打击敌方潜艇。此外,其搭载的“巴布尔-3”巡航导弹射程达700公里,赋予巴方远程制海权,作战范围从近海延伸至远洋。 多域协同构建新战力 纳维德高度评价中国装备的可靠性,称其“契合巴海军需求”。此前交付的054A/P型护卫舰已在防空、反潜领域表现卓越,与“汉果尔”级形成互补——前者负责水面警戒,后者构建水下打击网。中巴“海洋卫士”系列演习进一步强化了海空协同能力,为反恐、反海盗等任务奠定战术基础。 印度洋格局面临重塑 随着8艘潜艇陆续入列,巴基斯坦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存在感将显著提升。纳维德直言,此举标志着巴海军战略定位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威慑,区域力量平衡或将迎来新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