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大汉奸陶锡三在家里宴请日军。突然,她听到女儿哭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混沌于浮云 2025-11-03 18:58:44

1938年,大汉奸陶锡三在家里宴请日军。突然,她听到女儿哭喊着:"救命啊,救命啊!"陶锡三跑过去一看,几个鬼子正在撕扯她女儿的衣服…… 陶锡三原名陶保晋,1875年生于南京盐商家庭,家业兴旺让他从小浸润在富裕环境中。私塾教育让他熟稔儒家经典,格致书院则开阔了视野,接触西学启蒙。甲午战败那年,他十九岁,亲见国耻,墙上题字立誓强国。次年赴日留学,进东京法政大学,系统学法律,亲历明治变法,结交政界人士,回国后投身清末新政。 他开设律师事务所,1907年任江宁律师公会会长,推动司法改革,办义诊赈灾,扩展家族陶庐浴室生意。辛亥革命后,1912年当选江苏省议会议员,参与省宪起草,支持共和实验。军阀混战期,他渐生厌倦,1927年退出政坛,转掌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专注慈善。关东大地震时,他组织捐款五千银元,次年日本再震,又捐药材千箱,形象如热心公益家。 对日本的工业化和法治,他常在演讲中称赞为东亚典范,早年留学经历让他视其为先进模板。民国乱局中,他避开党争,专心救济洪灾孤儿,建义仓安置难民。表面看,他是地方士绅,骨子里却渐生对本土政局失望,转而寄望外来秩序。南京城内,他的影响力源于这些积累,战火前夕,仍是城中知名人物。 1938年正月,南京伪自治委员会会长陶锡三在家设宴,邀请日军中层军官,旨在深化合作。他每月领一千三百银元薪俸,配雪佛兰车和司机,负责宣传日军为东亚救星,推动大东亚共荣。红卍字会名义上埋尸救助,实际助日军稳控城池。宴请选在自家宅邸,购黑市食材,摆十余桌,讨论难民遣返和米粮分发,换取忠诚。 中途,后院传来女儿哭喊,陶锡三赶去,只见几名士兵围住女儿和姨太太,动手撕扯衣物。女儿二十出头,平日助母家务,姨太太四十上下,原为汤山歌女,嫁入两年。士兵抽刀威胁,他求助军官,军官称此为荣幸,让士兵带走她们。宴会续行,他强颜欢笑,继续谈伪政权预算和巡逻增派。 事后,宅中气氛骤变,女儿姨太太满身伤痕,从此避开他视线,饭桌无人言语。他以身体不适辞职,日方表面慰问,暗中上门抄家,金银家具古籍尽没,连车被开走。旧人脉求情,持士兵名片去特务处投诉,反遭殴打晾晒。这事件暴露日军本性,他家产败光,女眷身心俱伤,却未阻他继续依附。 宴请本为攀附权贵,女儿哭喊却成转折点,汉奸之路越走越窄。南京屠杀余波中,他助纣为虐,压榨本地人,难民区棚户焚烧,粮食强征,逼流民回占区,加剧民生凋敝。安全区外国人记录暴行,红卍字会掩埋四万尸首,后成东京审判证据。他封锁反日消息,散布伪和平,士绅侧目,早年留学情结竟酿此卖国行径。 家变后,陶锡三未醒悟,重返伪职,任立法委员,下令焚难民寨,征粮充军需,鞭驱流民,手段狠辣,百姓苦上加苦。1945年日本投降,他被捕,法庭审伪官通敌罪,列举宣传助敌事实,判两年徒刑,财产充公。南京民众激愤,街头焚画像,童谣嘲讽,八年刑期呼声高涨,难抵大屠杀遗恨。 出狱后,他孑然一身,昔日宅邸易主,亲友疏远,租陋室度日。抑郁缠身,食不下咽,无人探视,饱受指责。1948年六月病故,终年七十三岁,葬荒坡无人送终。陶庐浴室作为逆产,没收后成蒋介石行宫,改建扩容。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