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绝不允许中美主导未来!为什么第一个发抖的国家是德国? 特朗普在返回美国的

小茹吖 2025-11-03 15:54:11

德媒:绝不允许中美主导未来!为什么第一个发抖的国家是德国? 特朗普在返回美国的专机上,给本次中美会晤打了 12 分的高分,还特意高度评价了双方的沟通成果。 让人没想到的是,中美刚释放合作善意,第一个 “瑟瑟发抖” 的国家竟然是德国。德国总理默茨直接公开喊话,号召欧洲国家赶紧团结起来,应对中美合作带来的新挑战。 德媒更是毫不避讳,直接亮明态度:绝不允许中美联手,主导未来的技术方向。 为啥偏偏是德国先慌了?这事儿得从德国的经济家底说起。德国能稳稳坐在欧洲经济引擎的位置上,靠的就是两大核心:高端制造业和技术出口。 而这两大核心,恰恰和中美合作的重点领域高度重合,相当于直接戳中了德国的 “命门”。 德国的汽车业是绝对的支柱产业,占全国 GDP 的 5% 还多,直接间接带动了 80 多万人口就业。 中国是德国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2023 年德国对华出口的汽车就占其出口总量的 32%,宝马、奔驰、奥迪的在华销量都占到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现在中美要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度合作,德国汽车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领跑全球,2023 年出口量占全球 60%,电池、电机技术的专利数量稳居世界第一;美国则有庞大的本土市场和顶尖的芯片技术优势。 两者联手,不管是产业链整合还是技术标准制定,都能形成碾压级的优势。 到时候德国的传统燃油车市场会被持续挤压,新能源转型又跟不上中美节奏,这碗饭可就不好端了。 除了汽车业,工业 4.0 是德国的另一张王牌。这些年德国一直想靠工业 4.0 抢占全球智能制造的制高点,可实际进展并不顺利。 中国在 5G、物联网、工业软件方面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2023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 52%,数字化工厂数量是德国的 3 倍还多;美国则在人工智能、云计算领域保持领先。 中美要是在智能制造领域联手,把中国的硬件基础和美国的软件能力结合起来,很可能会制定出新的全球行业标准。 德国花了十几年打造的工业 4.0 体系,很可能会被边缘化,这可是德国未来几十年的技术命脉,能不着急吗? 更让德国焦虑的是欧洲的话语权问题。德国一直以欧洲领导者自居,想带着欧盟在全球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可这些年欧盟内部矛盾不断,经济复苏乏力,军事上还得依赖美国。 现在中美两个超级大国联手,全球很多事务的决策权可能都会向中美倾斜,欧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 所以默茨才急着号召欧洲团结,本质上是怕欧洲被中美合作的浪潮甩在后面,自己也跟着失去全球影响力。 其实德国的 “发抖”,本质上是对自身地位的不安全感。过去几十年,德国靠着战后重建和技术积累,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高端位置,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可现在全球格局变了,中国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的产业格局,美国也从过去的单边霸权转向寻求合作共赢,中美合作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特朗普给中美会晤打 12 分,不仅仅是对一次会晤的评价,更是对全球格局变化的认可。 德国作为第一个站出来表达担忧的国家,其焦虑可以理解,但未来的趋势终究不是单一国家能阻挡的。 中美合作能办成很多世界上办不成的事情,这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也符合全球发展的潮流。 德国与其发抖,不如主动寻求和中美合作,发挥自己在高端制造、精密机械等领域的优势,融入新的全球产业链格局。

0 阅读:41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