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2018年,武警济南支队入职了一个月的大学生,还立下了

栗頿聊 2025-11-03 15:50:04

“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2018年,武警济南支队入职了一个月的大学生,还立下了一等功,然而在拿到这枚奖章的时候,他的母亲却泣不成声。老人颤抖的双手抚过奖章上的军徽,泪水砸在冰冷的金属上。   2018年,有件事一直让人记在心里。武警济南支队来了个刚入职一个月的大学生,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新人,竟然立下了一等功。   只是这份荣誉到来时,却伴着英雄母亲撕心裂肺的痛——当她双手颤抖着抚过奖章上的军徽,泪水一滴滴砸在冰冷的金属上,泣不成声地说出那句“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每一个听到的人,心里都像被揪了一下。   这位英雄叫王成龙,是个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小伙。2013年高考,他考了625分,比当年一本线还高出71分,明明能稳稳走进重点大学的校门,开启一条安稳的求学路,可他却偏偏选了另一条更苦更累的路——报考武警工程大学。   这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他的家乡莒南是片红色热土,伯祖父当年就牺牲在解放四平的战场上,从军报国的种子,打小就埋在了他心里。   只是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光有热血远远不够。刚进军校时,王成龙的五公里越野成绩拖了全队后腿。   那时候的他,没抱怨也没放弃,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加练,到了深夜,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捧着战术手册反复琢磨,书页都被翻得起了毛边。   要知道,他以前可是数学竞赛拿奖拿到手软的学霸,为了把自己从一个文弱书生炼成能保家卫国的好钢,他付出的努力,比在书桌前做题多得多。   五年时间,王成龙没白费。毕业时,他不仅是全系第一,还考了全校第六,甚至把密码学的词频统计写进毕业论文,满心都是怎么把学到的知识用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   国家这五年的培养,哪里是简单的教学,分明是把他的信仰、天赋和汗水,一点点熔铸成了国家使命的一部分。   毕业后,王成龙主动申请去了最苦最险的济南支队特战中队。可谁能想到,报到才26天,他就遇上了“魔鬼周”极限训练,更遭遇了那场致命的意外。   2018年9月12日凌晨4点,长途行军的队伍走到山东邹城一段公路上,大家都累得快撑不住了,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突然像失控的野兽一样违规变道冲了过来。   电光石火之间,五年的训练成了刻在骨子里的本能。王成龙没有丝毫犹豫,用尽全身力气推开身边的战友曲鸿健,还嘶吼着发出预警。   战友安全了,他自己却来不及躲避,被卷入了车底。入职才一个月,他用生命兑现了军人的使命,这枚一等功奖章,是他用热血换来的,沉甸甸的全是担当。   王成龙的母亲说“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可谁都知道,这不是抱怨,更不是否定,只是一位母亲痛失爱子后,心里无尽的悲伤找不到出口,只能用这样的话来丈量自己的痛苦。   可实际上,国家的培养从来没有白费。王成龙用他23年的生命,换来了战友曲鸿健的新生——后来曲鸿健成长为副中队长,把王成龙的职责牢牢扛在了自己肩上。   在部队,王成龙从未“离开”。他所在的班级被命名为“王成龙班”,每天点名时,第一个喊的就是他的名字,“王成龙!”“到!”全班整齐的回应声响彻云霄,仿佛他还和战友们并肩作战。   他的母校,设立了“王成龙奖学金”,他的故事还被写进了《生死关头的选择》这本教材,激励着更多人。   就连他沂蒙老家的小院里,母亲也亲手种下了23棵石榴树,每一棵都代表着儿子走过的一年。   每年石榴成熟时,老人都会小心翼翼地摘下来,寄到儿子的“王成龙班”,把这份私人的母爱,变成了连接家庭与军营的温暖桥梁。   王成龙用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有些价值从来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他用五年的军旅时光,活成了照亮别人的光,这份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成为一个民族关于英雄的珍贵记忆。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