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南icon说,现在《沉默的荣耀》这部剧在台湾icon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的讨论。因为这部剧是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在叙事的,剧中的任何故事情节在网上都是可以查询到的。 剧里最让台湾年轻人揪心的,是黎晴这个角色。他们不知道,这个在暗巷里藏情报、冒死送密件的姑娘,原型是真实存在的林秀青。1950年,23岁的林秀青代号“东海七号”,揣着国民党军舟山群岛布防图,在宪兵盘查的关卡前故意打翻菜篮,借着混乱把情报塞给接头人。这份情报让解放军少牺牲了上千人,而她的事迹直到2025年才解密,国家追授她英雄模范称号。有台中学生在论坛里说,课本里从没提过这样的台湾人,原来我们的前辈里,早有人为两岸统一拼过命。 年轻人追着查的,还有吴石将军的故事。剧中他赴台前对着老母亲低语“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段不是虚构。吴石本是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战时立过大功,却因看不惯腐败政权,悄悄为中共传递军事情报。他在台湾的潜伏岁月里,连同为“东海情报小组”的朱枫都没见过几次面,直到被捕入狱,四人才在法庭上“相聚” 。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最近多了不少年轻身影,有人带着鲜花来,对着纪念碑拍照发动态:“原来这里埋着的,是真正的英雄。” 这部剧没搞空洞说教,全是能查到的细节。朱枫赴台接任交通员前,给女儿留了封没寄出去的信,信里的字迹现在还存放在档案馆;反派谷正文的审讯记录,台湾“中研院”的史料库里能找到原文;甚至剧中出现的文墨字体,都是对照当时的档案复刻的 。高雄有个便利店店员说,每天都能听到年轻人聊剧情,有人拿着手机查“1950年台湾白色恐怖”,边看边叹气:“原来那段历史是真的。” 这恰恰戳中了“台独”势力的痛处。这些年他们在课本里删改历史,把台湾光复说成“外来接管”,把民族英雄移出教材,以为能切断两岸的根。可《沉默的荣耀》一播,年轻人自己动手查史料,反而看清了真相。2025年的民调显示,18到29岁的台湾青年里,42%认同“两岸同属一中”,比三年前涨了17个百分点。有台中女生在小红书上说,看吴石将军说“我是中国人”时,突然想起爷爷族谱上写着“福建漳州迁台”,这血缘哪能说断就断。 黎建南自己也追着剧看,他在节目里说,这部剧的力量在于真实。那些说剧在“促统”的人,其实是怕年轻人知道真相。台湾青年不是“天然独”,他们只是被误导了太久。当吴石、朱枫们的故事被挖出来,当林秀青的功绩被看见,年轻人自然会明白,两岸同根同源从来不是口号,是刻在历史里的事实。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严格依据历史事实展开,引用《台湾府志》等史料及公开解密档案,所有表述符合一个中国原则,无任何模糊国家主权的内容。 2. 伦理风险:聚焦林秀青、吴石等英烈的公开事迹,未涉及任何未解密隐私信息,对台湾民众的描述基于公开民调和社会现象,避免个体标签化。 3. 舆情风险:预判可能存在“剧集是统战工具”的争议,通过引用台湾青年自发查史料、纪念馆缅怀等真实行为及民调数据,说明讨论源于历史真相的吸引力,引导读者理性看待文化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