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后,放着大学不去,直接进了电子厂。 他不是没得选,这是他自己要走的路。 这记耳光,打醒的究竟是我,还是那些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老观念? 他先去管仓库,受不了24小时随时待命,干了一周就走人。后来去发传单,也只做了三天。最后落脚在电子厂,早八晚八,一个月到手五千多块,就这么安顿下来了。 我焦虑他的未来,他却满足于现状。下班了就打打游戏,看看手机,每个月工资够自己花销,不啃老也不欠债。在他看来,用12个小时的重复劳动,换来剩下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这笔账算得很清楚。 我们这一代人拼命往上爬,是为了所谓的“前程似锦”。而他,似乎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这条赛道,选择了另一条路:用最朴素的方式养活自己,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他不要我们画的大饼,只要手里实实在在的馒头。 我常常在想,这种不给我们添麻烦,又能自食其力的活法,到底算不算一种“没出息”? 大家觉得,是现在的年轻人活得太通透,还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管得太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