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乌克兰危机源于2014年: 2014年乌克兰广场革命,又称“尊严革命”

庞德说这个好的界 2025-11-03 05:51:06

(回顾)乌克兰危机源于2014年: 2014年乌克兰广场革命,又称“尊严革命”,其主要过程如下 : - 抗议活动爆发: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内阁宣布放弃与欧盟强化贸易关系的协议,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经贸联系,引发乌克兰西部期待入欧民众的不满。同时,乌克兰议员否决了允许在押的前总理季莫申科离开乌克兰的法案。当晚,数百人在基辅举行抗议示威。 - 冲突逐渐升级:2013年11月24日,抗议示威升级,约10万人参加,这是乌克兰自2004年橙色革命后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12月1日,抗议者在独立广场安营扎寨,占领基辅市政厅,要求亚努科维奇下台,并号召全国大罢工。12月8日,乌克兰反对派组织“百万人大游行”,列宁雕像被拉倒。2014年1月22日,骚乱首次出现人员死亡。1月28日,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辞职。 - 暴力冲突与政权更迭:2014年2月18日,抗议活动再次升级,示威者重新控制基辅市政府,暴力冲突致18人丧生。2月19日,亚努科维奇和反对派同意“休战”并谈判,但协议未奏效,20日基辅再次爆发流血冲突,两天内至少77人丧生,数百人受伤。2月22日,亚努科维奇被迫离开基辅,反对派掌控议会,解除其总统职务,季莫申科获释。 - 后续影响:2月28日,亚努科维奇现身俄罗斯,强调自己仍是乌克兰合法总统。3月1日,俄罗斯批准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小绿人)以保护俄罗斯公民及军人安全,占领了克里米亚,引发欧美强烈反弹。随后,克里米亚局势升温,3月6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将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于3月16日举行全民公投,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局势的复杂性和紧张态势。 克里米亚入俄时,乌克兰代总统是图尔奇诺夫,代总理是亚采纽克。 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反对派掌控议会,解除了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2月23日,乌议会通过决议,新议长图尔奇诺夫将暂时履行总统职责。2月27日,乌议会批准亚采纽克为新总理,他由此开始行使总理职权。 图尔奇诺夫和亚采纽克领导的乌克兰临时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应对克里米亚入俄: - 军事方面 :下令乌武装力量进入“完全战斗准备”状态,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预备役人员,宣布乌克兰军队进入全面战备状态并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军演,还计划在内务部队基础上建立2万人的国民近卫军。不过,乌临时政府称不会在克里米亚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以防东部边境暴露。 - 政治与法律方面 :图尔奇诺夫发布命令,暂停克里米亚地区最高委员会有关“举行全克里米亚公投”命令的效力。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封锁克里米亚地区及塞瓦斯托波尔的选民资料数据库,阻止公投。乌克兰最高拉达表决通过决议,提前终止克里米亚本届最高苏维埃的权力。此外,乌克兰总检察院以“叛国罪”对被认为“投诚”俄罗斯的乌克兰海军代理司令别列佐夫斯基展开刑事调查。 - 外交方面 :积极寻求西方国家支持,亚采纽克访问美国,争取到美国10亿美元资金援助,美国还承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支持乌克兰。乌克兰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为符合国际法的主体,称将采取一切国际法措施让国家恢复原状 。 - 舆论方面 :乌克兰电视广播全国委员会颁布命令,要求广播电视运营商停止转播5家俄罗斯电视台在乌境内的信号,试图在信息战上对俄采取行动。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202413yu

202413yu

3
2025-11-03 16:23

典型的大国趁乱侵占中小邻国国际恶性事件!

猜你喜欢

庞德说这个好的界

庞德说这个好的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