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

陈砚之 2025-11-02 21:54:35

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董明珠灵机一动道:“行!先去仓库看看 ”谁知到了仓库,董明的一番操作,让经销商直呼:“这女人真狠!” 董明珠1954年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家庭。她从小接受基础教育,1975年毕业于安徽芜湖干部学校统计专业。毕业后,她进入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日常办公协调和资料整理。那段时间,她每天准时到岗,处理文件堆积的办公桌,记录数据并上报报告,积累了基本的组织技能。研究所的环境简朴,办公室内摆满档案柜,她常常加班整理资料,确保准确无误。这份工作让她养成严谨习惯,也为后来职业转变打下基础。 1980年代初,她结婚并生育一子,但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独自抚养2岁儿子。她继续在研究所工作,早上送孩子上学后赶去单位,晚上接回孩子处理家务。生活压力增大,她决定寻求新机会。1990年,她辞去研究所职位,带着儿子南下珠海,加入当时名为海利空调器厂的企业,从底层销售员做起。厂区位于珠海郊外,她初入职时住在简易宿舍,每天早起学习产品知识,背诵空调规格参数。这一步跨出,让她从行政转向销售领域。 在海利,她迅速适应销售角色,第一个月就跟随前辈拜访客户,提着样品资料上门推销。办公室内空调样机嗡嗡作响,她练习演示操作,拆装部件了解结构。半年内,她表现出色,完成多项销售任务,上司注意到她的执行力。1991年,公司派她前往安徽开拓市场,她收拾行李,乘火车北上,抵达合肥后立即投入工作,租住当地简易住房,每天步行或乘公交走访经销商。这次调动成为她职业生涯关键转折。 董明珠抵达安徽后,查阅账目,发现合肥一家经销商欠下42万货款。这家经销商之前多次拖欠,派去的人都没成功。她决定亲自处理,早晨整理好资料,穿上简洁的工作服,驱车前往经销商的公司。她说明来意,要求立即结清欠款。经销商称空调卖不动,消费水平低,没法付钱。她解释公司政策,强调必须回收资金,但经销商不为所动,还抱怨仓库里积压的货占地方。她捕捉到仓库这个词,但没急于表露。 接下来几天,她每天准时到公司,坐在前厅观察业务,跟员工聊天,记录库存情况。经销商起初回避,后来干脆躲回家。她不急,继续守在店里,帮着整理货架,了解当地市场。一个月后,经销商现身,烦躁地问她为什么不走。她再次催款,经销商提出条件:再发50万货,卖完一起结。她在心里评估风险,表面同意,但说要先查看仓库情况,看看哪些型号受欢迎,便于下次配货。 经销商带她去仓库,她仔细巡视,逐个检查标签,确认多数货品完好,价值够抵欠款。几天后,她联系几辆大卡车,早晨停在店门外。经销商开门时,看到空车愣住,她带人冲进仓库,指挥工人搬箱子上车。经销商试图阻拦,但被推开。他气急败坏,指着她喊这女人真狠。她站在一旁,看着货物被运走,说现在两清,以后不再合作。这次操作让她顺利收回等值货物。 董明珠拉走货物后,将这位经销商列入黑名单,从此断绝业务往来。她返回公司报告情况,同事对她的决断表示认可,上司点头肯定她的处理方式。公司仓库内,她整理回收空调,分类存放,避免积压。那次行动后,她在安徽市场推行先款后货政策,经销商需提前支付才能提货。她走访多家门店,逐一说明新规,桌上摆放合同样本,逐条讲解条款。这政策直接减少欠款风险。 市场响应初时缓慢,她清理自家仓库,制造热销景象,空出空间吸引经销商目光。经销商陆续前来,递上现金,她签发提货单,工人从后院搬出箱子装车。销售渐增,她每天巡视门店,记录库存变动,调整供货节奏。安徽片区业绩提升,她继续驻扎合肥,租房办公,早上审阅报表,下午外出洽谈。团队扩大,她指导新员走访客户,演示销售技巧,确保执行统一。 到年底,她巩固市场基础,经销商遵守新规,避免欠款问题。公司认可她的贡献,她专注区域管理,步行街头观察消费动态,调整产品投放。这段经历让她在格力站稳脚跟,也为后来发展铺路。安徽市场从混乱转为有序,销售量稳步上升。她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信任。

0 阅读:109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