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3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下新法令,批准将

云景史实记 2025-11-02 11:17:40

泽连斯基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3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下新法令,批准将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一口气延长90天,直到2026年2月3日。 战争的惯性早已让乌克兰难以停下脚步。延长90天的决定,既是对战场态势的回应,也暴露了其深陷泥潭的无奈。 先看看前线的实情,这延长令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战场根本松不了手。2025 年 10 月底的战报说得热闹,俄军说摧毁了 140 个乌方目标,乌军说打了 108 次战斗,可谁都没提实际控制线压根没变。 就拿波克罗夫斯克那个方向,一天爆发 45 次交锋,顿涅茨克的马林卡、阿夫杰耶夫卡反复拉锯,看上去打得激烈,其实都是原地打转的消耗战。 俄军在哈尔科夫州靠着苏联时期的废弃天然气管道偷偷渗透,乌军只能炸管道、注水、拉铁丝网堵漏洞,这种被动防御的样子,哪像是能主动结束战争的架势? 更要命的是,双方都在炸对方的关键设施,俄军炸乌克兰的变压器厂、无人机仓库,乌军炸俄罗斯的化工厂,拼的就是谁先扛不住消耗,这种时候停了动员,前线立马就会崩掉。 可撑前线的兵从哪儿来?这才是最让人揪心的地方,也是延长动员令最核心的无奈。战前乌克兰 4300 万人口,现在 960 万成了难民,乌东四州又少了 960 万人,能动员的也就 2000 万出头。 乌军号称百万兵力,实际能打仗的就 50 万,伤亡早超 40 万了,这数字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为了补窟窿,征兵都快变成 "抓壮丁" 了,防空洞里、面包店、甚至婚礼现场都能看到征兵人员的影子,把不愿意去的人硬拖上大巴车,这场景去年就成了乌克兰的标志性画面。 更惨的是新兵的处境,现在想凑够人,连训练都省了。最新的动员计划要招 5 万人,原本两三个月的训练压缩到 21 天,新兵也就学个开枪、躲炮弹、玩无人机的保命本事,重型装备想都别想碰。 乌军总司令自己都承认,这就是 "应急凑数的法子"。2025 年夏天库尔斯克那仗,新兵部队撑不了 48 小时就垮了,被俘的还有从没摸过步枪的学生。 反观俄罗斯,每月五六万志愿者入伍,正经训练半年,这差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本土男的不够用,就找外籍雇佣兵,1.6 万人来了只训一周就往顿涅茨克送,这不就是当炮灰吗? 女兵从战前 5.2 万涨到 10 万,连狙击手、坦克手都有女性身影,不是她们想打仗,是实在没人了啊。 有人说还有西方援助撑着,可现在这援助早就没了当初的样子。挪威教授戳破了实情,2025 年 1 到 9 月西方承诺给 680 亿美元武器,实际能用的才 320 亿,交付率连一半都不到。 送来的东西里 23% 都是摆设,要么缺零件,要么跟现有装备不兼容,堆在仓库里落灰。乌克兰急需的远程防空导弹只给了 29%,无人机才 45%,反倒是老旧的步兵战车占了 60% 以上。 7、8 月份的援助金额比上半年少了 38%,美国国会还在砍预算,连雇佣兵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没有装备,新兵拿着二战时的莫辛纳甘步枪上前线,怎么跟俄军的现代化装备拼?这援助缩水的速度,比前线伤亡的速度还快,不延长动员怎么顶? 战争早就把乌克兰的社会搅得稀碎了。敖德萨的征兵官靠卖豁免证在西班牙买了 450 万美元的资产,普通老百姓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游泳越境逃兵役。 联合国说战争受害者里 80% 是妇女和儿童,可现在 10 万女性被逼上战场。切尔卡瑟州有个男的光天化日被打晕拖走当兵,敖德萨 70 岁的老农拿蜂箱反抗抓壮丁,还有个母亲控诉,丈夫已经战死,征兵的居然给她 10 岁的儿子送传票,连盲人都收到过征兵通知。 更讽刺的是,东乌的城市满是废墟,烧焦的气味散不去,基辅的夜店却夜夜笙歌,高档餐厅要排队几周才能订上座。士兵在前线送命,富人在后方享乐,这样的撕裂,怎么可能凝聚起战斗力? 泽连斯基自己也试过找台阶,跟 12 国领导人一起支持 "立即停火",说愿意以当前战线谈,可俄罗斯根本不接茬。现在的乌克兰就像被按在跑步机上,停了就摔,只能硬着头皮跑。 可这 90 天延长完了呢?兵源已经挖到了 400 万可动员男性的 14%,远超 10% 的安全阈值,逃兵累计都 21.3 万起了,每天平均 600 人跑路,宽限期给了好几次,回来的才 1375 人。 西方援助肉眼可见地减少,冬天又要来了,能源设施天天被炸,老百姓连取暖都成问题。 这 90 天的延长令,不是什么战斗宣言,就是张无奈的续命单。战争的惯性太可怕了,它掏空了乌克兰的人力,耗干了外援,撕裂了社会,现在就算想停,也找不到刹车的地方。 泽连斯基签的不是法令,是无数普通家庭的眼泪,是那些刚学会握枪就要上战场的年轻人的命运。只希望这 90 天里能有转机,不然等下一次再要延长的时候,乌克兰可能连凑数的兵都找不到了,那才是真的万劫不复。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