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白求恩的故事,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个加拿大医生在中国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却很少有人深究:他为什么要翻山越海来到咱们中国?他究竟图的是什么?怎么舍得拿命去换中国人的命? 1939年11月,在太行山区一个破旧的村子里,49岁的白求恩因为手术中手指被骨头划伤,最终感染去世,临死前,他还想着用手头的钱买药、帮前妻养老,具体到药要去哪买也琢磨得很清楚。 这大概不是大家心里那种只会高喊名言的大英雄形象,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活生生的平凡人的形象,原来在他自己的家乡,他也有自己牵挂的人啊! 其实白求恩刚到中国那会儿,国民党给他开出高薪、高待遇,想让他在城市后方待着享享福,但他很快发现真正打日本的是共产党,没多犹豫就奔了延安。 到根据地一看,全是烂庙、粗布手术手套、烧锅炉消毒,哪像正常医院?可这些完全没把他吓退,他反而越干越带劲,全天候救治伤员,从不休息,有时候连麻醉药都没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动刀。 白求恩忙着培训卫生员、编顺口溜教大家消毒,还把战士送的罐头盒拆了当消毒用具,大家都说他像上了发条似的,成天干活,从不矫情。 这么玩命地干,他图啥?其实在来中国之前,他早就不是一般的医生了,白求恩本在加拿大当胸外科专家,日子过得不缺钱不缺名。 偏偏他看不惯医院挂着“先交钱后治病”的规定,有钱人没啥病都能找专家,而穷人连药钱都掏不起,只能等死,他自己也得过肺结核,差点没命,在疗养院里看到一堆穷人死在身边,心里憋足了火。 后来他去苏联考察,发现那儿的老百姓看病根本不要钱,这种待遇加拿大压根没有,和国内对比后,他更看不惯资本主义那一套,刚回国就闹着要全民医保,但没人搭理他。 最后,他直接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再后来西班牙内战一爆发,他就去了前线救伤员,忙着发明流动血库,一路斗到战争结束,再碰上陶行知给他说中国老百姓苦得不行,白求恩立刻打包说走就走,奔了中国。 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都没变过,坚持亲自救治、带徒弟、想方设法解决药品短缺,还惦记着大家伙以后怎么能活得好一点。 他死后,中国为他立纪念馆,还专门设立了“白求恩奖章”表彰医生,八十多年过去了,他的精神还在中国医疗圈里流传,成为国人学习的榜样。 可以说,白求恩一辈子都在和不公干仗,不光是加拿大医院那套黑心规则,也不是只看自己国家的穷人活得苦,他走到哪,就帮到哪,不问钱多钱少,他是真把他人的命当自己的命看,能有这样的外国人站在中国人民身边,确实必须被大家记住。 参考信源:中国青年报——永做白求恩的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