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往台湾的四个方案,你们认为哪种最合适呢?我个人觉得首先排除福州和莆田,因为

文山聊武器 2025-11-01 17:54:50

福建通往台湾的四个方案,你们认为哪种最合适呢?我个人觉得首先排除福州和莆田,因为台湾大部分是闽南人,和福州莆田关系不大。福州莆田一直想摆脱闽南人的影响,这桥一通他们就直接融入闽南人的世界里去了。其次排除厦门吧,厦门通台南如果再去台北还要几百公里路程。所以最优路线就是泉州通台中,台中在台湾中间可上可下,到哪里都是最近的路程。OK就这样定了! 话说两岸通道这事儿,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琢磨了,那时候专家们聚一块儿,开会讨论怎么连起来。最早的思路是建桥还是挖隧道,北线、中线、南线三大类方案渐渐成型,后来中线又细分出两条,凑成四个选项。北线从福州平潭岛出发,直奔台湾新竹,全长122公里左右,主要靠海底隧道。 这条路距离最短,地质条件相对稳当,因为历史上没闹过大地震,专家们觉得安全系数高。 平潭岛那边已经建了些前期工程,比如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接大陆和岛屿,算是为跨海做铺垫。选北线的好处是起点离福州近,终点挨着台北,两个大城市直接对接,货运客运都方便。缺点呢,海峡水深,最深处上百米,挖隧道得用沉管技术,成本不低,得四五千亿人民币。 不过国家规划里,这条线优先级高,纳入G3京台高速,从北京一直拉到台北。 中线分两支,一支从莆田芴石镇经南日岛去台湾苗栗,长128公里左右。 这条用桥加隧道的组合,南日岛作为中转,跳岛连接,避开深水区。地质上有点复杂,海底有断层,得加固设计。另一支中线从泉州惠安崇武镇直达台湾彰化或台中,长度180公里上下。 这方案利用海峡中部的浅滩,云彰隆起那块儿建人工岛,分段挖隧道,先从泉州到岛,再到彰化。 泉州这条线位置中性,台中是台湾腰部,南北交通均衡,不像北线偏北,南线偏南。 南线从厦门经金门澎湖到嘉义或台南,174到250公里不等。 借岛链缩短跨海距离,桥隧混用,澎湖群岛当跳板。好处是能扩展小三通,坏处是路径弯曲,岛屿协调麻烦。整体看,北线短省钱,中线文化亲近,南线利用现有基础。 这些方案讨论了多年,1987年就有报告提交,获批调研。 1998年厦门开会,专家分享地质数据。2004年国家高速网规划把北京到台北列进去。 2013年国务院批公路网,明确北线隧道和南线。 2016年十三五规划提合肥到福州再到台北。 2017年中国工程院搞北线设计,2019年评估可行。 2021年综合交通网纲要把福州到台北当支线。 平潭到福清高速的海坛段已通车,测试跨海技术。 技术上,借鉴港珠澳大桥,沉管加人工岛,抗震防水都行。 经济上,建好后两岸贸易爆棚,旅游物流大增。文化层面,闽南人多在台湾南部,中线尤其泉州线能拉近亲缘,闽南语共通,家族来往方便。福州莆田那边方言不同,融入度低。厦门南线去台南,台北还得开几百公里,不划算。泉州到台中,位置正中,到哪都近,物流效率高。 话说回来,建通道不光是技术活儿,还得看两岸关系平稳。北线虽短,但靠近台北,敏感度高。中线泉州方案,避开政治中心,专注经济文化连接,更接地气。成本估算,四五千亿,但分摊到多年,值回票价。未来高铁通了,从北京到台北几小时,10块钱票价传闻虽夸张,但低成本出行可期。 这四个方案各有千秋,你们觉得呢?北线短快,中线亲切,南线熟路,泉州台中均衡。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是支持用户观点还是有其他想法?交流下,说不定能碰撞出新火花。

0 阅读:19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7

用户10xxx67

2
2025-11-01 19:34

讨论个嘚,京台高速从哪里走不是再明白不过了吗?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