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惨败,尊界倒数!配置更猛的华为车为何打不过低配的合资车?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智驾

涵柏看汽车啊 2025-11-01 16:15:37

华为惨败,尊界倒数!配置更猛的华为车为何打不过低配的合资车?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智驾大赛宁波站中,别克至境L7意外登顶。它既不是新势力,也不是华为智驾体系中的明星,却在由28个红绿灯、5个复杂路段、狭窄城区和盲区掉头构成的城市NOA赛道上拿下冠军。

比亚迪仰望U7 、极氪9X 位列二三名,小米YU7 表现不错位列第五,特斯拉Model 3有些水土不服,仅排第九名。反观华为,问界M5勉强挤进前十,百万级的豪车尊界S800却仅排第14名。

为什么别克至境L7能轻松在城市NOA 中取胜?搭载的Momenta 智驾又凭什么比特斯拉和华为系的ADS 4.0还要“先进”?我们一一来看。

长期以来华为 系智驾以高配著称,多颗激光雷达、十几个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全覆盖,192线程的激光雷达生成的云图就足够清晰,更别说高达上千TOPS的算力平台。这种“硬件先行”的路线在高速NOA中确实能带来稳定的表现。

然而,当环境从封闭的高速变成千变万化的城市道路,硬件的堆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驾驶智能。更多传感器意味着更高的数据吞吐、更复杂的融合过程,而如果算法层面无法快速理解场景、预测风险、规划路径,那系统的反应就会出现“看得见但动不了”的情况。

这次比赛的宁波站赛道,就是一个专门考验“算法”的地狱模式。不同于高速场景下规则清晰、目标单一的环境,城市道路意味着混行的电动车、突然横穿的行人、红绿灯切换频繁、盲区掉头、无标线路段等,这些都是依赖算法而非传感器数量来解决的问题。Momenta的系统在这里脱颖而出,靠的并不是更贵的硬件,而是更聪明的决策逻辑。

在这种情况下,硬件的“冗余”只能增加决策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识别到并迅速决策”,远大于“识别的有多清晰”,这也正是为什么都是鸿蒙智驾 ,但问界M5的表现却强于尊界S800 的原因。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个榜单,更是映射出智驾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智驾到竞争焦点,已经从硬件的堆砌,转向了算法能力的升级。

其实这一点早在特斯拉不使用激光雷达,仅用摄像头和雷达进行智能驾驶上有所体现,在Momenta上进一步发展。

Momenta的优势在于它有足够强大的数据闭环和算法迭代的能力。有的车企采用的智能算法仍然固定于手工调教一套“行为逻辑”,然后再不断用OTA升级进行查漏补缺,但Momenta采用的则是真实道路数据不断优化训练模型,换句话说就是让算法在动态环境中持续修正,Momenta官方称此为“Flywheel飞轮”。

通过不断的“感知-决策-反馈-感知”形成逻辑闭环,大量的行驶数据反哺的是系统的数据库,这一点与特斯拉通过数据训练AI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数据库的不断庞大形成的是持续成长的能力,底层逻辑仍然是算法控制驾驶,并非特斯拉中,用AI进行决策。

华为仍然在通过硬件冗余保证“安全边界”,这一点从逻辑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城市场景中,过度依赖传感器给出的信息很容易出现数据量融合过大的问题,当路况变得复杂时,智驾的表现就与Momenta拉开了差距。

而更重要的是,Momenta目前已经跟诸多主机厂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包括通用、理想、奔驰等等,累计超过130款车型实现量产,庞大的数据量会进一步反哺数据库,Momenta的智驾只会越开越智能。

高速NOA只是智驾的起跑线,城市NOA才是智驾的主战场。宁波站的比赛成绩再一次证明了优秀的智驾,永远靠的不是感知元件的多少,也不是炫技式的堆料,而是深度的算法理解力。就算装了再多线程的激光雷达,没有足够优秀的算法,也只能是“看得清”罢了。

0 阅读:0
涵柏看汽车啊

涵柏看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