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阿根廷笑称“感谢巴西的助攻”当巴西大豆报价涨到650美元/吨时,东方大国果断暂停800万吨订单,48小时内与阿根廷签订130万吨合同。 这场全球大豆贸易的 “订单大挪移” 看着戏剧性,其实根子早就埋在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里。2025 年中美贸易再掀波澜,美国大豆成了关税战的直接靶子,中国对美大豆加征的关税叠加增值税和最惠国税后,总税率飙到了 34%,这一下就让美国大豆彻底失去了价格竞争力。 要知道前些年中国可是美国大豆的 “头号买家”,2016 年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份额还高达 40%,但到了 2024 年,这个数字已经跌到了 18%,2025 年前八个月更是只剩 20% 出头,几乎被挤出了主供应商行列。 美国豆农这下慌了神,伊利诺伊州有个 4000 英亩的农场主,大豆价格从每蒲式耳 13 到 15 美元跌到 9 美元,一年光这一项就亏了 40 万美元,仓库里的大豆堆成山,贷款违约率都升到了 15%,可再怎么喊冤,高关税这道坎就是迈不过去。 美国大豆退场,巴西立马接了棒,成了最大的受益者。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7465 万吨,占比超过七成,2025 年前八个月更是占到了 71.6%,9 月份巴西出口的大豆里 93% 都卖到了中国。 中国还在巴西砸重金修仓库、铁路和港口,帮着提升物流效率,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美得不行,直接预测今年对华出口能冲到 1.1 亿吨,创下历史新高。手里攥着这么大的订单,巴西卖家的心态慢慢就飘了,觉得 “中国离了我不行”,开始动起了坐地起价的心思。 10 月初,巴西巴拉那瓜港的大豆价格比美国墨西哥湾高出 66.1 美元每吨,创下近四年新高,到 22 号更是直接飙到了 650 美元 / 吨,相比 9 月暴涨了 12%,部分出口商的报价涨幅甚至冲到了 79.9%。 更贪心的是,南美收获季快结束时,巴西已经卖掉了四分之三的库存,剩下的却死死捂着囤货惜售,就等着中美摩擦加剧再高价抛售,把长期合作当成了投机的筹码。 可巴西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底线,也忘了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 的道理。中国早就布局了 “巴西为主、多国补充” 的多元化战略,手里握着 4500 万吨的大豆储备,2025 年国内还能收成 2100 万吨,根本不怕被 “卡脖子”。 面对巴西的漫天要价,中国买家先是尝试沟通,却被对方 “不愁卖” 的强硬态度怼了回来,这时候阿根廷刚好递上了橄榄枝。 9 月 22 号,阿根廷突然宣布暂时取消谷物出口预扣税,大豆出口税从 26% 直接降到 0,相当于每吨大豆成本降低了 123.7 美元,这步棋踩得极准,刚好覆盖中国 11 月到次年 1 月的补库存期。 阿根廷给的价格也实在,比芝加哥期货合约溢价仅 2 美元,对比巴西的高价,中国压榨企业买阿根廷大豆每吨能多挣 200 元,这笔账谁都算得明白。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中国果断暂停了原本给巴西的 800 万吨订单,48 小时内就和阿根廷敲定了 130 万吨合同,这批大豆 11 月就能装船。 这 130 万吨看似不算多,却相当于阿根廷 2024 年对华全年出口量的 35%,瞬间把它的市场份额从 3.9% 拉到了 5.2%。 阿根廷这下可是捡了大便宜,130 万吨大豆出口直接带来 7 亿美元外汇收入,占了政府 70 亿美元外汇目标的 10%,之前暴跌的比索兑美元汇率都涨了 4.5%,创下 5 月初以来的最大涨幅,难怪阿根廷要笑称 “感谢巴西的助攻”。 巴西这时候才回过神来,可早就晚了。荷兰合作银行早预警过,巴西大豆溢价涨得太凶,已经快追上加了关税和运费的美国大豆,如今订单流失,那些囤货的豆农傻了眼,之前喊着出口 1.1 亿吨的协会也哑口无言。 更要命的是,他们丢的不只是 130 万吨订单,还有中国市场的信任 —— 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买的是合理价格和稳定供应,不是 “冤大头”。 美国这边看着更憋屈,原本指望靠补贴挽回局面,政府承诺十年给 600 亿美元补贴,可最早也得 2026 年才能到账,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他们试着开拓印度、埃及这些新市场,可这些地方年需求才几百万吨,跟中国 1.05 亿吨的体量根本没法比。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就这么悄悄变了,美国从曾经 75% 的市场份额跌到 25%,巴西因贪心丢了客户,阿根廷趁机补位,而中国始终握着主动权。 这场 “订单大挪移” 也算给各国上了生动一课:在全球化市场里,没有谁是永远不可替代的,想留住大客户,靠的是诚信和规矩,不是贪心和傲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