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警告:中日若开战,美国军事援手可能性近乎为零,最近日本前陆上自卫队高级将

烟雨评社 2025-11-01 10:53:09

日本专家警告:中日若开战,美国军事援手可能性近乎为零,最近日本前陆上自卫队高级将领矢野义昭的一番话引发热议,这位研究东亚安全多年的专家直言,要是中日真的走到开战那一步,美国出兵帮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核心原因无非两条:中日军力差得太远,美国犯不着为日本冒和中国直接交手的风险。 矢野义昭的判断绝非空穴来风,作为曾深度参与日本国防政策制定的资深人士,他对中日军力的差距有着最直观的认知。他在节目里提到一组关键数据:2025 年中国国防预算达到 2668.5 亿美元,是日本 570 亿美元的 4.7 倍,这种投入上的鸿沟直接体现在装备规模上。 中国海军现役舰艇总吨位已经达到 190 万吨,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仅有 45 万吨,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战略威慑能力,中国的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能以 15 马赫的速度突破拦截,东风 - 21D 被称为 “航母杀手”,这些装备让日本引以为傲的 “爱国者” 防空系统几乎形同虚设,而日本受和平宪法限制,连中远程导弹都无法自主研发。 在海空力量对比上,差距更是肉眼可见。中国海军已经拥有 3 艘航母,仅东海舰队的驱逐舰数量就超过 30 艘,055 型万吨大驱的区域防空和反舰能力在全球都处于领先水平。 日本虽然把 “出云” 级改造成了所谓的 “轻型航母”,但最多只能搭载十几架 F-35B,而且缺乏完整的舰载作战体系,实战中根本无法与中国的航母战斗群抗衡。 空中力量方面,中国空军有 2074 架现役战机,其中歼 - 20 隐身战机已经批量列装,而日本航空自卫队总共才 420 架战机,多数还是三代半机型,没有战略轰炸能力。矢野义昭坦言,这种代际差距下,日本自卫队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恐怕连一周都撑不过去。 更让美国犹豫的,是直接与中国交手的巨大风险。矢野义昭透露,五角大楼 2023 年曾做过秘密推演,结果显示如果美军强行介入东亚战事,可能在第一周就损失 1 艘航母、两座空军基地和近千名兵员。 这个代价对美国来说太沉重,尤其是在 2025 年美军还在中东有兵力部署的情况下,很难抽出足够力量驰援日本。 驻日美军的现状也很尴尬,冲绳基地的弹药储备仅够支撑短期战斗,从美国本土调兵最快也需要两周时间,而中国军队能在 48 小时内完成战区动员与前沿部署,等美军赶到,战局恐怕早已定局。 美国的战略算计也让 “出兵援日” 变得不切实际。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更看重的是自身的全球霸权,而非对日本的 “承诺”。在矢野义昭看来,美国更愿意让日本扮演 “牵制中国” 的角色,却绝不会为了日本把自己拖入与核大国的直接冲突。 2025 年 4 月美军从驻日基地撤出部分主力兵力,转而加强印太其他地区的部署,就很能说明问题 —— 美国想的是 “离岸制衡”,而非 “亲自下场”。更何况,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有着深度绑定,一旦开战,其国内的农业、科技等产业都会受到巨大冲击,这种利益损失是美国政府无法承受的。 日本国内的现实困境也让美国难以 “施救”。矢野义昭指出,日本作为岛国,食品综合自给率仅 38%,能源几乎全靠进口,一旦东海航线被切断,两周内就会陷入燃料和粮食危机。 冲绳岛承载了七成驻日美军基地,这里距离中国东部沿海很近,很可能成为冲突初期的打击目标,美军基地自身都难保,更别说支援日本。 而且日本的国防工业高度依赖美国,F-2 战机的平台、宙斯盾系统全是美方提供,连雷达部件都无法自主更换,一旦美国停止技术输血,日本的军事体系很快就会瘫痪。 现在日本政坛虽然有不少人鼓吹 “强硬对华”,甚至推动修改和平宪法、增加国防预算,但矢野义昭的言论像一盆冷水,浇醒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美日同盟看似牢不可破,实则是美国主导下的利益交换,一旦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所谓的 “安全承诺” 随时可能失效。 而中日军力的巨大差距,让美国更加清楚 “援日” 的风险远大于收益。这番话之所以引发热议,或许正是因为它道出了东亚安全格局中最真实的一面 ——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而军事对抗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选项。 说到底,和平才是唯一出路。打来打去,到头来还不是要坐下来谈。与其等到付出惨重代价之后再醒悟,不如现在就认清现实,好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才是正道。 信源:地缘历史档案馆:《中日若是对战?日本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日军最长只能坚持一周》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