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起兵反奉时,下令将拒绝参与的四个师长及30多个军官枪决,经人劝阻后,才将这

烈火科学风暴 2025-10-31 20:58:41

郭松龄起兵反奉时,下令将拒绝参与的四个师长及30多个军官枪决,经人劝阻后,才将这些押到天津关押。 1925年11月22日,滦州火柴公司大楼内,气氛凝重。奉军第三军团将领郭松龄身,面对百余名上校及以上军官,公开指责张作霖穷兵黩武、赏罚失当,同时痛骂杨宇霆结党营私。 这场会议后,郭松龄反奉行动正式启动。当日,他宣布就任东北国民军总司令,将麾下七万兵力编为五个军,任命刘振东、刘伟等人担任军长,兵变就此爆发。 郭松龄反奉并非临时起意,而在奉军内部,以他为代表的“大学派”(本土军校毕业军官群体),与杨宇霆主导的“士官派”(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群体)长期互相争斗。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郭松龄未获安徽督办职位,张作霖一句“仍留我身边练兵”的回应,让他对张作霖的不满,进一步加深。 1925年10月,郭松龄赴日本观摩军事演习时,意外得知张作霖正与日本秘密谈判,计划以承认“二十一条”为代价换取军火,用于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他坚决反对这一做法,随后与冯玉祥的代表韩复榘达成反奉共识,又联合直隶督办李景林形成“反奉三角同盟”。 滦州会议上,多数军官,因曾受郭松龄治军时的关照选择支持他,但赵恩臻等4位师长及30余名军官明确表示拒绝。 郭松龄起初想枪决这些人以立威,经参谋长邹作华极力劝阻,最终将他们押往天津,交由李景林看管。 11月24日起,郭军拆毁昌黎至北戴河段铁路、炸毁山海关附近铁桥,切断京奉铁路交通,成功突破榆关防线并攻占秦皇岛。驻守当地的奉军张作相部伤亡惨重,被迫向绥中撤退。 此时的张学良陷入两难:他与郭松龄有师徒情谊,认同其革新想法,却又无法割舍父子关系。 于是他乘坐“镇海号”炮舰,前往秦皇岛试图劝和,在电报中提出“若有误会,可指定地点协商”,却遭到郭松龄拒绝。 此后,郭松龄多次致信张学良,称此举是“清君侧、助你成就大业”,张作霖无奈之下,罢免了杨宇霆,但郭松龄仍坚持进军,甚至处决了前来劝和的奉军将领姜登选,并将其遗体抛入滦河。 这一行为,引发奉系内部巨大震动,彻底断绝了和谈可能。 与此同时,“反奉三角同盟”也开始破裂。冯玉祥部不断东进,直逼李景林的直隶防区。 李景林随即倒向张作霖——不仅释放了被关押的军官、查封郭松龄在天津的办事处,还与山东督办张宗昌联手,将两部兵力合并为“直鲁联军”,从后方夹击郭军。郭松龄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后方防线很快崩溃。 张作霖趁机调整部署,恢复杨宇霆职务,任命张学良为前线总指挥,在辽西地区构建防御工事。12月初,辽西遭遇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海面结冰,反而为郭军进攻提供了便利。 郭军突袭连山奉军左翼阵地,仅用数小时便突破防线,攻占锦州,直逼沈阳。 消息传到奉天(今沈阳),商家与富户纷纷逃往日本租界,张作霖甚至备好汽油,计划焚毁机密文件后逃往大连。 要看就要一败涂地。张作霖以出让东北部分利权为条件,换取日本援助。随后,关东军出动军队与飞机轰炸郭军,并切断其补给线。 12月22日,郭军与奉军在巨流河展开决战,日军提供炮火支援,奉军凭借兵力优势形成压制,再加上郭军内部邹作华等将领倒戈,郭军迅速溃败。 12月24日清晨,郭松龄带着夫人韩淑秀,还有几名幕僚和200多名卫队逃走。他临走前,委托霁云军长收容余部,向沟帮子、锦州方向转移。他念及韩淑秀不会骑马,就放弃了骑马。他们化装成农民,坐着骡车赶路。 走出新民县约20里,他们遭到奉军王永清骑兵旅的追击。卫队战败,郭松龄夫妇藏在农家菜窖里,还是被搜了出来。 12月25日,张作霖下令将郭氏夫妇就地枪决。当天被运回沈阳,暴尸三日。 奉军经此一役,损失了四万多精锐,实力大减。张作霖保住了地盘,却因为依附日本,为后来的皇姑屯事件埋下隐患。

0 阅读:5

猜你喜欢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