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空着的石板,我们等你回家

飞绿说历史 2025-10-31 17:25:53

聂曦烈士的侄孙女黄怡然说过一句特别让人动容的话:“爷爷,等到大团圆那天,我一定接你回家。”   她说这话的时候,人就站在镇海烈士陵园的烈士墙前,盯着那块空着的小石板。   别的烈士名字都刻在石头上,可聂曦的名字只是几张A4纸临时贴着,还被专门用防水胶包好。   大家都知道,他的骨灰还没回家,一直在台岛那边。   说到聂曦,很多镇海本地人都觉得特别亲切。   其实他的一生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为了国家大事,做了很多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最后牺牲在台岛。   但这些年,镇海烈士陵园每到纪念日,家属们都会来,别的烈士家属在墓碑前献花、鞠躬、说说心里话,黄怡然他们一家却只能对着空石板和那张纸,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好像家里少了最重要的那块拼图,怎么都补不上。   再说回隐秘战线的那几位烈士。   朱枫、吴石、陈宝仓,这三位烈士的骨灰这些年都陆续回到了大陆,家乡烈士墙上都刻上了他们的名字,家属也算是有了个交代。   每次说起这三位,大家心里都觉得多少有点安慰,至少他们回到家了。   可聂曦的骨灰还一直留在台岛,名字不敢刻在石头上,只能用纸代替,怕万一哪一天骨灰能回来,名正言顺地再刻上去。   其实,烈士骨灰归来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每一个烈士骨灰能顺利回家,背后都是家属的奔波、社会各界的关注,还有政策上的协调。   吴石和朱枫、陈宝仓骨灰归来的时候,大家都很关注,不少人都跟着新闻掉过泪。   但每次讨论到聂曦,话题总是绕不开那张A4纸和还留在台岛的骨灰。   说到底,这不是家属能决定的事,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两岸的事,涉及面太广,有些东西不是想快就能快,有些遗憾只能慢慢等。   黄怡然这些年一直跟着家里长辈,每年去烈士陵园参加纪念活动。   她说,小时候只觉得这个“聂曦烈士”的名字离自己很远,长大后才明白,那其实就是家里人。   每年清明,别人家都能烧纸供花,她们只能对着那块空石板默默站一会。   别人问起来,她也只能说,爷爷还没回来,还在台岛。   她说,家里人其实早就想接爷爷回家,可怎么接、什么时候能接得回来,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   现实很无奈,但家里人也都习惯了,只能等。   说实话,每次烈士纪念日,镇海烈士陵园格外热闹。   社会各界、学生、老百姓都会来,大家都知道这块地方是镇海人心里的精神象征。   大家一边缅怀过去,一边也会聊起那些还没归队的名字。   大家都说,等哪天真能把聂曦的骨灰接回来,这面烈士墙才算完整。   烈士墙上那块空石板,已经成了很多镇海人心里的牵挂。   最后,还是那句话,烈士的骨灰虽然还没回家,但家里和家乡一直给他留着位置。   石板空着,名字还在,等着哪天能把爷爷接回来。   无论等多久,这份等待本身就是最深的敬意。只要有人记得,英雄就没走远。   参考:曹岩访谈|我们看的是英雄 她们看到的是亲人!——央视新闻

0 阅读:38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