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坠机背后暗藏玄机!杜文龙揭美军侦察阴谋,中方回应尽显智慧

如梦菲记 2025-10-31 16:53:46

军事专家杜文龙提醒,美国这次南海坠机事件,我们不能光看热闹,看表面,不排除美国进行各种其他的侦察行动和测绘行动,这是我们必须引起警惕和关注的,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如果美方有要求,中方可以提供援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27日南海上空发生的事情,让很多人看得心惊肉跳,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在不到半小时内接连摔了两架飞机,一架反潜直升机MH-60R和一架F/A-18F战斗机相继坠海。   美国方面说人员都安全,正在调查原因,这事儿要是放在平时,可能大家看个热闹就过去了,但军事专家杜文龙的一番话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杜文龙明确提醒,对于这次事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不排除美国会借机进行各种侦察和测绘行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仔细想想,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先说说这艘“尼米兹”号的情况,这艘航母1975年就服役了,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按照设计寿命早该退役了,一艘老旧的航母搭载着同样老化的装备,在高强度任务下出事故,从技术角度看确实说得通。   加上最近美国政府停摆闹得沸沸扬扬,军费发放都成问题,前线士兵士气低落也是事实,所以从表面看,这就是两起普通的训练事故。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表面”上,深海打捞可不是简单的活儿,需要动用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仪这些高精度设备,这些设备在寻找残骸的过程中,顺带就能把海底地形摸个清清楚楚。   要知道,南海的水文数据对于潜艇活动至关重要,海底光缆的走向、暗礁的分布、水温水流的变化,这些都是战略情报。   2021年美国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撞山的事还历历在目,说明他们对这片海域的地形掌握得并不透彻。   更让人在意的是时机,美军最近在南海动作频繁,航母打击群进出至少8次,十几艘核潜艇在附近游弋,还投放了大量声呐浮标,这些动作明面上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在收集情报。   现在突然发生坠机事件,美军肯定要组织打捞作业,这就给了他们一个堂而皇之在南海敏感区域活动的理由,划个封锁区,拒绝其他船只靠近,说是为了保障打捞安全,谁能说什么呢?   这时候我国外交部的回应就显得特别有意思了,发言人郭嘉昆说,如果美方提出要求,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提供必要协助,这话听起来客客气气,实际上是把选择题抛给了美国。   你要是接受帮助,那就得公开打捞计划和坐标位置,中方船只和人员也会在场,你想偷偷摸摸干点什么就不可能了。   你要是拒绝,那就更说明问题了,本来说是人道主义救援,为什么不接受帮助呢?这不就暴露了你另有所图吗?   说到底,南海不是哪个国家的私家后院,这片海域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权益和资源命脉,从1947年开始的主权主张一脉相承,我们一直主张通过双边谈判、和平共处来解决争议,但总有域外势力喜欢来搅局。   军售周边国家、拉帮结派搞演习、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实际上真正威胁地区和平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   现在我们的监控能力今非昔比,高分卫星群实时成像,岛礁上的相控阵雷达24小时扫描,海军预警机和无人机编队形成立体监控网,美军在南海的一举一动,我们基本都能掌握。   这次坠机事件从航母编队的航迹、飞机起飞的序列到坠落的坐标,相关数据我们应该都有记录,这不是炫耀,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   美军这些年在全球到处出击,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光是“尼米兹”级航母,今年就出了好几起事故,“杜鲁门”号2月份和商船相撞,4到5月间又接连摔了三架F/A-18。   这些事故背后反映的是装备老化、人员疲劳、保障跟不上的现实问题,美军自己也承认2025年的事故率在飙升,这种高强度部署早晚会出更大的问题。   所以杜文龙专家的提醒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美军一贯行为模式的判断,历史上美军借着各种名义在别国海域搞侦察测绘的例子数不胜数,冷战时期那些案例到现在都没解密完,我们保持警惕是应该的,既要做好人道主义姿态,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说到底,和平不是喊出来的,是靠实力维护的,我们既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也要有守土有责的决心,南海这片海域,该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谁想借着各种名目来搞小动作,门儿都没有。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59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