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官:沙俄占中国的不妨卖给中国。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喊着“向东看”的口号,试图开发广袤的远东地区,但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 最近有个俄罗斯高官说的话差点惊掉大家下巴 —— 当年沙俄从中国抢的那些地,不如干脆卖给中国得了。这话一出来,国际上立马炸开了锅,不少人都在猜:俄罗斯这是急到什么份上了,才想出这么个主意?其实往深了扒一扒就知道,这背后全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不下去的愁事儿,那真是急得没办法才说的糊涂话。 先说说俄罗斯远东这地方,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面积能占到俄罗斯全国的四成还多,差不多 700 万平方公里,比咱们国家的大西北都广袤。这里的宝贝更是多到数不清,森林一眼望不到头,木材要是能运出来能卖大价钱;地下埋着各种矿产,石油、天然气更是一挖一大片,随便挑一样出来都是能换钱的硬通货。可就是这么块风水宝地,开发进度慢得像蜗牛爬,好好的资源就那么烂在地里,实在可惜。 其实普京早在 2016 年就看出问题了,当时就提出个 “向东看” 的战略,意思挺明白:别再一棵树上吊死在西方那边,赶紧把远东搞起来,多和亚太地区的国家打交道,尤其是跟中国好好合作,借这股劲儿把经济盘活。毕竟那时候俄罗斯经济太依赖西方了,人家一制裁就难受,要是远东能发展起来,就能多一条活路。可谁能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目标连影子都没见着,远东还是老样子,占着全国四成的地盘,贡献的 GDP 连 6% 都不到,说句实在的,这哪儿是开发啊,简直是纸上画饼。 要说远东开发最难的坎儿,首当其冲就是没人。这么大片地,人口才 780 万左右,算下来每平方公里还不到 1.2 个人,比咱们国家的沙漠地区人还少。更要命的是,人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外跑,2016 年一年就少了近 3 万人,这几年更夸张,2018 到 2024 年常住人口直接少了 3.56%。 年轻人几乎都不愿意待在这儿,为啥?因为工作机会少,生活条件也差。这儿的物价比俄罗斯全国平均水平高 22%,买个菜都比别处贵,可住房条件却跟不上,就算工资比全国平均高一点,到手的钱刚够糊口,谁还愿意留下?劳动年龄的人全跑俄罗斯欧洲部分或者国外去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没人干活,再好的资源也只能看着发愁。 没人还不算最头疼的,钱和技术更跟不上。俄罗斯政府虽然年年往远东投钱,可架不住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就说西伯利亚大铁路吧,改造项目拖了十年都没完成,有些承包商还趁机虚报成本,钱扔进去连响都听不见。之前修跨境大桥也是,俄方审批磨磨蹭蹭,配套设施也没跟上,好不容易通车了,物流效率低得吓人,根本起不到作用。 俄罗斯自己的企业和技术力量本来就有限,想修条路、铺个管道都得求人,更别说搞大规模开发了。雪上加霜的是,西方这些年一直在制裁俄罗斯,既不借钱给他们,也不转让技术,俄企想从国际上找帮忙都没门,开发的步子一下就被拽住了。 没办法,俄罗斯只能转头找中国帮忙。咱们中国现在有钱有技术,市场也大,这些年确实帮了不少忙。中国企业往远东投的钱一年比一年多,主要是搞能源、建基础设施、种庄稼、挖矿产这些实在活儿。比如帮着修公路、建港口,还在当地建粮食加工厂,让远东的农产品能运到中国市场卖个好价钱。可俄罗斯这边心里又犯嘀咕,一边盼着中国帮忙,一边又怕太依赖中国,以后在战略上自己说了不算,丢了自主权。 更关键的是,俩国合作的模式太单一了,基本就是俄罗斯卖资源给中国。俄总理之前都说过,远东开发就是 “中国缺什么,俄罗斯就卖什么”,这话听着实在,可长此以往根本不行。没有形成多样化的产业,远东还是靠卖资源过日子,没法变成靠技术、靠创新赚钱的地方。 而且俄罗斯的政策还老变,之前中国企业在贝加尔湖的投资项目,明明已经批下来了,结果突然以环保为由叫停,让企业赔了不少钱。就这营商环境,中国企业也不敢随便投钱,不少都选择避开远东项目,要么投国内东北振兴,要么去东南亚、非洲那些更稳定的地方,谁愿意往 “投资陷阱” 里跳啊? 就因为这些困境越来越难扛,俄罗斯才有高官冒出 “卖地” 的想法。那些所谓的 “历史争议土地”,其实就是清朝的时候,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抢过去的,像外东北、外蒙古那些地方。现在这些地早就是俄罗斯的领土了,可中国历史上一直对这些地有主权主张,这话一说出来,能不引发轩然大波吗?说白了,这就是俄罗斯急得没办法了,想靠历史这层 “情感” 拉中国再帮一把,透露出的全是对远东开发的焦虑。
俄高官:沙俄占中国的不妨卖给中国。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喊着“向东看”的口号,试图开
天天纪闻
2025-10-31 16:53:1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