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

胖仔娱 2025-10-31 11:03:07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稀土成分≥0.1%的光刻机类货物,无论产地与中转路径,均需向中方申请出口许可,并详细报备用途、用量及终端客户信息;二是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材料,出口实行逐案审批制度。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这可不是什么象征性的警告,而是一套精准打击的组合拳,直接掐住了荷兰光刻机产业的命门! 你看看这新规定,含中国来源稀土成分大于等于0.1%的光刻机类货物,不管你在哪生产的,也不管你从哪转运的,只要想出口就得向中方申请许可,还得把用途、用量、终端客户这些信息全都报上来。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告诉荷兰人,你们的ASML光刻机离开中国的稀土材料,就是一堆废铁,想卖给谁、卖多少、怎么用,都得经过我们点头! 咱们先说说这个0.1%的标准有多狠,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比例很小,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了! 光刻机这种精密设备,里面的关键部件比如磁性材料、光学镜片、激光器组件,哪个离得开稀土? 钕铁硼永磁材料用于精密定位系统,镧系元素用于高性能光学玻璃,铽和镝用于磁致伸缩材料,这些稀土元素虽然用量不大,但却是整台设备能不能正常工作的关键。 就好比人的身体里虽然微量元素占比很小,但缺了哪种都会出大问题,中国这次把门槛定在0.1%,等于是把ASML所有高端光刻机都纳入了管控范围。 你想想看,EUV光刻机那么复杂的系统,怎么可能不用稀土材料?DUV光刻机也一样,只要是高端设备,就逃不出这个标准! 更狠的是第二条,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和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材料,实行逐案审批制度。 这一招直接锁定了当前半导体产业最关键的技术节点。 14纳米以下的芯片制程,现在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中国自己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都在这个领域发力,而荷兰ASML的光刻机正是生产这些芯片的必备工具。 现在中国说了,这些设备要出口?可以,但得一个一个案子审批,我得看看你卖给谁、用来干什么、会不会对我造成威胁,这等于是把审批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想通过不想通过,主动权在我们! 这套组合拳为什么这个时候打出来?答案很简单,因为荷兰政府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的表现,彻底让中国看清了欧洲某些国家的真面目。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动用1952年以来从未用过的古董法律,强行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美其名曰"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在美国压力下对中国企业下黑手。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80%的产能在中国,86%的欧洲龙头企业都依赖它的供应。 荷兰这一搞,不仅伤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把整个欧洲汽车和航空航天产业链都拖下了水。 中国当时的反制措施就是禁止安世半导体在华生产的芯片出口,结果荷兰立马就慌了,欧洲各大汽车厂商纷纷警告说再这样搞下去工厂就要停产了,荷兰官员赶紧找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通电话求和,但中国这次不吃那一套了! 你看看这几个月的时间线就明白了,10月26日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达成基本共识,10月30日特朗普和中方高层在釜山会晤。 美国人在稀土问题上服软了,承认离不开中国的供应。 可荷兰还在那装模作样地说要"维护国家安全",还在幻想着美国会给它撑腰,结果美国跟中国谈笑风生继续做生意,荷兰却被晾在一边当了冤大头。 这次管控措施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地位已经不可替代。 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习惯了用技术优势来卡中国的脖子,芯片不卖给你、光刻机不卖给你、高端设备不卖给你,以为这样就能把中国压制住。 但他们忘了一点,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最大的消费市场,还有最丰富的战略资源,当中国决定反制的时候,西方国家才发现自己同样离不开中国,荷兰的ASML就是最好的例子。

0 阅读:189

猜你喜欢

胖仔娱

胖仔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