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中学语文教师区桂芝在孙文学校演讲中激昂发言:“中国国民党不是美国的国民党,也不是日本的国民党——所以更有责任、更有道义带领民众回归中华民族之路,回归华夏文明之路,重拾中国人身份认同!所以中国国民党人,请牢记,你们的党魂,就是中国!……失去了党魂,就如人类失去灵魂,这样的党亡了又有何意义?” 这不是哪个政客在台上煽情,而是一个在台湾教了三十年语文的中学老师讲的真话,她叫区桂芝,在台湾教苏轼、鲁迅,也教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份,她曾经用拍自大陆的月亮照片告诉学生:“你们看,咱们都望着同一个月亮。”对面那些“历史课纲变动”“去中国化教材”,她从不装作没看见,一直公开表达不满,这次在孙文学校发言,之所以被大量转发,不光因为她说了句“党魂就是中国”,还因为她没在政治正确面前退让半步。 很多台湾民众这几年在“本土意识”包装下,越来越模糊了对中国这两个字的理解,学校里的教科书,不再讲鲁迅,不再称“中华历史”,而是变成“东亚文化圈”,连“郑成功收复台湾”这种基本史实都被弱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一线教师敢站出来、敢说出“中国人身份”这几个字,确实是有点震撼,尤其她点名中国国民党,批评其在两岸议题上越来越回避“中华”的根本,提醒这个百年政党不要丢了魂,不然也就跟“空壳”差不多了,很多人说她是在“捍卫传统”,其实她在捍卫的是教育者的底线。你怎么看她的这番话,有共鸣吗? 讲真,一个老师能在这种语境下坚持表达,光这一点就值得尊敬,不光是说了句政治不正确的话,而是她真的在给学生“种根”,现在不少人嘴上喊着“民主”“自由”,可一碰到民族认同这些事,就开始躲,开始模糊。 有些人甚至以“不提中国”为时尚,把认同中华文化当成“落伍”,但这套东西讲到底,不就是拿意识形态去剪断文化脐带吗?文化认同不是挂在嘴边的标签,是你怎么看待自己祖先留下的东西,你会不会告诉下一代,他们来自哪儿,区老师说“中国人认同”那几个字,背后不是政治立场,而是文化传承的直觉,那不是喊口号,是一种天然责任感。 至于中国国民党,她的提醒不是空穴来风,这个党最初就是靠“振兴中华”起家的,是靠一群认定自己是中国人的人撑起来的,结果现在,有些人打着“中道”“和稀泥”的旗号,把“中华”两个字藏得死死的,还不准别人提,生怕触动谁的玻璃心。 问题是你不说了,别人就会说;你不教了,别人就会教;你不敢认了,这份身份就真可能被抹掉,台湾今天最大的危机,从来不是选谁当领导人,而是年轻人有一天不再知道自己是谁,政党再怎么换,执政者再怎么轮流坐庄,都比不上“文化断层”这个隐患来得深。 区桂芝没什么背景,也不是大V,但她做的事,比一堆讲话稿更有影响力,不是她在捍卫“中国”,是她在守住学生的起点,在身份认同的问题上退一步,就是后代人连根都不记得,这个世界上,没哪个民族能靠“失忆”活得明白,一旦你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敢提,那你就只能被别人命名。 你觉得,在今天的台湾社会,“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还有多大的空间?欢迎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参考资料:台海网——怒呛民进党所谓“言论自由”,区桂芝:多害怕有人反“台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