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1663年清朝与葡萄牙签订同盟条约(因该条约并未被清廷正式批准,清廷实际上

冰渊讲大事 2025-10-31 01:42:45

清朝在1663年清朝与葡萄牙签订同盟条约(因该条约并未被清廷正式批准,清廷实际上也并未履行该条约,因此对其法律效力存在争议),这事其实是近代中国海权衰落的标志,因为这事明朝就干过。 以夷制盗的无奈 明朝中期,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在中国沿海活跃,葡萄牙人自1513年首次抵达广东后,多次试图建立贸易据点,但均被明军击退。1521年屯门之战和1522年西草湾之战中,明军凭借火器优势重创葡军,确立了对沿海的控制权。 明朝实施严格海禁,但葡萄牙人转向走私,与沿海海盗勾结。嘉靖年间,双屿岛成为葡人走私中心,后被浙江巡抚朱纨剿灭。 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获准临时登陆澳门。1557年,通过协助明朝剿灭海盗(如“老万”集团),葡人正式获准定居澳门。 明朝始终将澳门视为中国领土,设立守澳官管理,葡人需缴纳地租(年500两白银),重大案件需经中国官员审理。 由于葡萄牙人在殖民活动中始终被荷兰和西班牙打击,加上明朝与清朝中前期尚能维持对葡萄牙的主权,但是采用以夷制盗体现的是在近代化中海权的衰落,实际是无奈之举。 但是这种行为并不是就应该得到宽松,要知道郑氏也是海岛出生,而海盗问题有明一朝乃至后面的清朝都一直是大问题,明朝最终招降了郑氏,清朝在鸦片战争前也是废了很大的力气才剿灭海盗,海盗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体现的是殖民势力的渗透与沿海百姓的生存问题,很多百姓都是迫于无奈才做海盗。 明朝末年,随着国力的衰落与中西方科技的差距,荷兰人在1624年击败葡萄牙后,以澎湖为跳板进攻台湾南部,建立热兰遮城作为殖民中心,本来就对台湾属于管理的明朝,加之深陷统治危机,几乎对此无感,由于台湾上面并没有明朝设置的官署驻扎的军队,荷兰人几乎毫不费力的就建立了殖民据点。 随后而来的是西班牙,1626年从吕宋(今菲律宾)出兵占领基隆(时称鸡笼),建立圣萨尔瓦多城,两年后控制淡水(沪尾),形成南北分治格局。 西班牙在菲律宾屠杀海外华人然后被明朝赏赐这事很多朋友都知道,最初按照西班牙人的思维,他们以为这些华人可能是明朝派过来的,就像西班牙全球殖民,因此他们本来是想赔罪的,毕竟都想与中原王朝贸易,但是他们没想到反而得到了明朝的赏赐…… 以上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在沿海殖民活动的史实其实说明了一件,在封建王朝的体制之下,无论是明还是清的体制都无法适应历史潮流,而他们在遇到西方殖民的反应也都是选择闭关自守为主,有限交流为辅。这就注定了近代悲剧。但是不得不客观的,相对于明朝清朝及时整合西北、东北、西南等广大地区,纳入中央管辖,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要知道其实从唐朝开始就有大臣主张放弃对西域的直接控制,著名的如太宗时期的名臣褚遂良以及狄仁杰……当然当时不主张放弃的占据上风。 到了宋明这种想法占据主导,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费钱,一切要从内地输血,不划算。因此,后来乾隆收复新疆时满汉大臣几乎都反对,他们主张效仿明朝旧事,发个印玺就行了,无他费钱……乾隆在收复新疆后还专门给反对的人算了一笔账,表明自己没有费钱,所以收复新疆,将西北东北西南纳入直接控制并不是现在想的那么简单。

0 阅读:5

评论列表

求道

求道

1
2025-11-01 23:13

没有清朝前期开拓,那么恐怕我们会失去更多的疆域。

冰渊讲大事

冰渊讲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