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英国学者扔下重磅炸弹:80 岁英国学者放话:世界乱成这样,根源终于找到了!中国做对了关键一步! 先说说这位学者吧,他叫马丁·雅克,以前是英国共产党的成员,后来转行写书讲课,专攻亚洲崛起和西方衰落的话题。 他的书《当中国统治世界》早几年就火了,里面就预言过东方力量会重塑全球版图。 这次访谈发生在2025年10月,正好赶上全球经济复苏摇摆不定的时候。 他没藏着掖着,开门见山讲,世界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西方老大哥们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撒手,导致到处火上浇油。 举个例子,美国这些年搞贸易战,关税加了又加,从2018年就开始针对中国钢铁和铝制品下手,后来扩展到科技领域,芯片禁令一出,全球供应链都跟着抖三抖。 这不光是经济事儿,还牵扯到大国心态问题,老教授比喻得形象,说这就像球场上的霸王突然发现对手追上来了,不想着提升自己,却忙着改规则,结果把自己绊倒了。 美国的这些举动,表面看是保护本土产业,实际呢?数据摆在那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到1.7%,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壁垒闹的。 企业们头疼坏了,本来供应链是全球化的,现在被迫拆分,美国公司像英特尔和苹果,得从中国转移生产线到越南或印度,可成本蹭蹭上涨,消费者买单。 更有意思的是,这波操作没压住中国,反而让对手更韧劲十足。 拿华为来说,2019年美国把它扔进实体清单,想卡脖子,结果华为没趴下,2023年推出麒麟9000S芯片,用上7纳米工艺,还在5G专利上赚得盆满钵满。 全球电信公司用华为技术,得交专利费,这事儿成了笑话,美国本想封锁,却间接帮中国收钱。 华为2024年营收超7000亿元,手机出货量重回全球前五,这证明了本土创新的威力,不是靠外部施压就能灭掉的。 老教授点出他们被美国拽着鼻子走,典型就是俄乌事儿,冲突从2022年爆发,到现在2025年还没消停,欧洲能源价格翻倍,德国工厂关门大吉,民众冬天取暖都成问题。 为什么闹成这样?根子在北约东扩,早知道俄罗斯红线在那儿,还硬推,结果引火烧身。 联合国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粮食危机加剧,乌克兰小麦出口锐减40%,非洲和中东国家饿肚子的人多了上千万。 这老头儿分析得准,西方不是傻,是傲气作祟,总觉得自己的模式天下第一,不肯承认世界变了样。 转到中国这边,老教授赞的就是那份低调务实,他没说中国完美,但强调中国没去抢风头,而是专注连通大家。 一带一路就是活例子,从2013年提出,到2025年,已经覆盖150多个国家,投资项目超3万亿美元,帮非洲建了高铁,东南亚修了港口。 这些事儿不带政治条件,纯看互利,比方说,肯尼亚的蒙内铁路,通车后当地GDP涨了1.5%,货物运输时间从几天缩到几小时,老百姓实打实受益。 世界乱局的前因,说白了是旧秩序崩盘,新力量崛起,冷战后西方主导一切,全球化本该惠及大家,可分配不均,穷国更穷,富国焦虑。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转折,美国量化宽松救市,却让全球通胀抬头,接着是2016年英国脱欧,欧盟裂痕显现。 疫情一来,供应链断裂,暴露了依赖问题,中国那时抗疫稳当,2020年经济正增长,帮全球稳住口罩和疫苗供应。 俄乌冲突后,能源危机推高油价,布伦特原油一度破120美元/桶,发展中国家叫苦,西方制裁俄罗斯,反噬自己,德国2023年经济衰退0.3%。 中国呢?没卷入制裁大战,反而中俄贸易2024年超2000亿美元,用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风险,这步棋走得稳,帮中国缓冲外部冲击。 老教授预言,西方不改弦更张,十年后会迷失,新世界多极化,规则得大家商量,中国没砸旧规矩,而是让它更包容。 慕尼黑安全会议2025年主题就是多极世界,专家们讨论中国角色,从调解沙伊和解,到推动巴以对话,中国外交活跃。 非洲国家转投中国怀抱,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承诺更多投资,帮他们工业化。 这事儿告诉我们,世界变了,得学会共享舞台。中国踩准步子,专注合作,拉动大家往前走,积极信号满满,前景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