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被媒体曝光的巴西对华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反倾销终裁,其实早在4天前,也就是10月24日就有了结果。 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通过第802号决议,明确要对中国这类产品征收5年反倾销税,税额定在1148.72到 1267.74 美元/吨。 而这些涉案产品对应的南共市税号是3206.11.10,这个税号是区分其他类型二氧化钛的关键,避免了范围混淆。 要弄清楚这事的来龙去脉,得回到2024年初,当时巴西本土企业特诺公司先提了申请,说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进来后,让他们的市场不好做了。 没过多久,4月30日巴西官方就正式启动调查,而且特意划了范围,只查金红石型,像锐钛矿型这类用途不同的就没包含在内。 到了2024年10月,先是出了肯定性初裁,接着就征了临时反倾销税,不过那时候税额区间比现在终裁的宽,这次算是把长期的标准定下来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专用于三聚氰胺装饰层压板基纸的特定金红石型颜料没被纳入征税范围,这类产品有明确标准,比如氧化磷含量得至少1.2%,等电点pH值要在6.5到8.1之间,就是因为用途特殊,才被排除在外。 从实际数据能看出点门道,2023年巴西从中国买了10.08万吨这种产品,占它所有进口量的78%。 2024年前8个月就快到10万吨了,比去年同期涨了30%多,而且这部分量占中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7%。 巴西本土企业觉得有压力也能理解,毕竟价格差摆在那,中国产品到岸价大概2354美元/吨,而巴西本土卖的差不多要 3917 美元/吨,差了一千多美元。 在我看来,巴西这么做本质就是保护本土产业,巴西本身有不少钛铁矿资源,但化工产业链没那么强,做出来的产品竞争力不够,贸易上一直有逆差,就想靠反倾销把外来产品挡一挡,给本土企业留空间。 可这办法不一定有用,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性价比高,巴西下游的涂料厂、造纸厂都很依赖,加了税之后,这些企业的成本肯定会涨,最后很可能得消费者买单,比如买涂料、纸制品的时候,价格可能会贵一点。 而且这不是巴西第一次对中国产品这么做,最近几年还调查过中国的聚醚多元醇、轮胎这些,明显是想给本土产业“帮衬”。 对中国企业来说,除了正常应诉,更该早点多开拓几个市场,别把宝都押在巴西,毕竟全球对二氧化钛的需求一直挺稳定的,换个市场照样能做,不用在这一个地方耗着。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