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30 10:32:36

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还要征5年!   “中国制造”的钛白粉长期以来在巴西市场占据重要位置,成为中国出口化工品中的一环,可如今,巴西却将这条产业链直接推向“防御”模式。 只能说,巴西国内钛白粉生产商声称的核心无非是中国产品低价冲击了本土市场,这话听着像诉苦,实则藏着本土产业的无奈。 这事得从 2024 年初说起,当时巴西特诺公司一纸申请递上去,直接点燃了反倾销的引线,他们拿着 2022 到 2023 年的数据喊冤,说中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到岸价才 2354.58 美元 / 吨,而他们本土产品得卖到 3916.46 美元 / 吨,差价快 1600 美元,倾销幅度高达 66.3%,这话听着有理有据,可市场数据却透着另一层真相。 要知道中国制造的钛白粉在巴西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2019 年巴西从中国进口 6.95 万吨,到 2023 年就涨到 10.08 万吨,五年里占巴西进口总量的比例从 56% 飙到 78%,年复合增长率近 10%。 2024 年前八个月更夸张,光这八个月就进口 9.88 万吨,同比涨了 30.67%,占中国钛白粉总出口量的 7.7%。 能有这份额,说白了还是性价比硬,中国钛白粉产能全球领先,2025 年前三季度总产量就有 340 万吨,同比增了 20%,成本控制得死死的,自然能给出更实在的价格,巴西下游企业用脚投票,哪管什么本土保护。 但巴西本土生产商确实有难处,他们的化工产业本来就底气不足,原材料没优势,工厂开工率上不去,化工贸易逆差一年比一年大,眼看中国产品占了近八成市场,自家货堆在仓库里,可不就得找政府撑腰。 于是从 2024 年 4 月正式发起调查,到 10 月先开征临时反倾销税,当时龙佰集团这些龙头企业税率还低些,只要 578 美元 / 吨,小厂就得扛 1772 美元 / 吨的高额税负。 本以为终裁能松口气,结果 2025 年 10 月 24 号官宣的终裁更狠,直接把税率拉平到 1148.72 到 1267.74 美元 / 吨,一征就是五年,连合规应诉的企业都没放过。 不过巴西也没把路堵死,特意排除了一种特殊的金红石型颜料,要求二氧化钛含量 82% 到 94%,还得经过特殊表面处理,氧化磷、二氧化硅含量卡得极严,专用于三聚氰胺装饰层压板基纸的那种就不用交税,可这种特殊产品在出口量里占比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常规产品还是得乖乖交税。 这操作其实和巴西最近的贸易保护套路一脉相承,9 月刚对中国聚酯短纤征税,月底又给聚酯纤维织物开罚单,一个月三次出手,明摆着是给本土产业筑墙。 但这墙能不能护住还不好说,中国钛白粉每年 40% 产量用于出口,巴西市场只占其中一小部分,龙佰集团年产能 151 万吨,出口目的地遍布印度、东南亚、非洲,就算丢了巴西份额,转头就能补上其他市场。 反观巴西下游的涂料、塑料企业,钛白粉是关键原料,加税后成本至少涨三成,要么自己吞掉利润,要么涨价坑消费者,最后买单的还是本土民生。 之前欧盟也对中国钛白粉征过反倾销税,结果中国企业靠高端产品照样拿订单,巴西这招说到底是饮鸩止渴,本土企业没了竞争压力,更难有动力升级技术,反而可能在温室里越养越弱。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钛白粉价格本身就在下行,2025 年三季度国内均价同比跌了 14%,出口量前三季度还降了 6.5%,本来就靠薄利多销,巴西这税一加,无非是加速行业洗牌,小厂扛不住退出,龙头反而能靠规模优势巩固地位。 巴西生产商这会儿喊冤或许能换來短期保护,但长期来看,全球产业链早连在一起,想靠堵门保住自己,终究是挡不住市场规律的。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