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欣贵人,堪称“最谜低位妃嫔”——出场就带着刚小产的伤,宫里除了华妃,潜邸旧人里数她侍寝最勤,后来还生了个公主,照理说“有孕有宠有子嗣”,怎么位分却低得离谱? 她明明是潜邸老人,资历够硬;怀过两次孕,说明皇帝曾真心待她;连封号“欣”都透着几分喜爱,可出场时只是个“常在”,比同样有女儿却不得宠的曹贵人还低一级,甚至不如刚怀孕的芳贵人晋升快,天天被余氏、祺贵人这些低位份的欺负。 细究下来,她的“慢升”根本不是皇帝薄情,而是后宫生存的“死结”全缠在她身上。 首先是家世不顶用,没人撑腰。她母家官位不高还远在外地,既不像华妃有年家势力,也不如沈眉庄、甄嬛有家世做靠山,入宫时位分就低,晋升全靠皇帝一句话,可这句话偏偏难等。 其次是不站队的“原罪”。皇后晋封嫔妃爱“卡条件”,要么等生了再升,要么找理由压着,欣贵人不投靠皇后,自然得不到举荐;华妃更容不下受宠的,第一集就撤了她的绿头牌,双重打压下,没人替她在皇帝面前说话。 再者是子嗣“含金量”不够。宫里向来“母凭子贵”,公主虽比没孩子强,可比起皇子差远了。曹贵人有公主,靠跟着华妃做脏活才混到贵人,欣贵人不钻营不害人,单靠一个公主,根本抵不过“无势无党”的短板。 最关键的是,她的“受宠”太“时运不济”。前期华妃独大,皇帝对她不过是“雨露均沾”的调剂;甄嬛等新人一进宫,年轻漂亮的姑娘扎堆,她这点“旧人恩宠”很快就被冲淡。哪怕她易孕体质,两次怀孕都没能抓住晋升的机会——一次小产被嫌晦气,一次赶上后宫新人混战,皇帝早没了“子凭母贵”的心思。 说到底,欣贵人的“慢升”,是后宫最真实的生存课:有宠不够,有子嗣也不够,家世、站队、时机,缺一样都难往上走。她能从常在熬到贵人,最后还能站队甄嬛苟到最后,靠的不是运气,是在夹缝里活明白的通透。 你们觉得,欣贵人要是早点站队,位分会不会比曹贵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