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11岁男孩小烨因课间被撞腹痛就医,成武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其十二指肠、胰腺

笔尖下说法 2025-10-30 07:05:39

山东菏泽11岁男孩小烨因课间被撞腹痛就医,成武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其十二指肠、胰腺等多个器官,导致他需终身依赖静脉营养液生存。第三方鉴定认定医院存在过错,与损害后果为同等原因;卫健局查实医院有病历未及时完成、知情同意书不规范等问题。医院仅赔偿20万,远不足治疗所需,而家属多次索要手术录像和监控未果。本文结合案例解析医疗纠纷中的法律权责,还原事件全貌。 一、14小时手术:从“血块”到多器官切除的噩梦 2023年10月26日,刚上五年级的小烨在课间被同学撞到肚子,捂着肚子直喊疼。妈妈岳女士赶紧带他去成武县人民医院,当时谁也没料到,这一去竟改写了孩子的一生。 “之前孩子身体好得很,连感冒都少,撞完也没见外伤。”岳女士回忆,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血块”,让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可加强CT做完,医生说胃和胰腺之间有“占位性病变”,得立刻做腹腔镜手术探查。 上午12点40分,小烨被推进手术室,原本预计的常规探查,最终变成了近14小时的马拉松手术。根据卫健局后来的书面答复,手术刚开始10分钟,医生就说要从中转开腹;下午3点,快速病理结果出来,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下午4点多,换了普外二区主任主刀,说必须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可是肝胆外科风险最高的四级手术,要切掉部分胰腺、十二指肠、胃和空肠,还得重新吻合消化道。 岳女士当时就懵了,提出转院却被医生告知“患者不具备转运条件”,只能硬着头皮签字。可手术越做越复杂,晚上8点多又说要血管移植,后来还要切肠管,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半才结束。 术后的小烨彻底变了个人:不能吃饭、不能喝水,每天靠静脉输营养液维持生命,长期下来连胆红素都升高了。两年来,家人带着他跑遍南京、杭州的大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需要多器官移植”,可配型难度极大,就算成功,终身抗排异药和手术费更是天文数字。 二、法律视角:医院的错在哪?20万赔偿合理吗? 1. 医院的三重过错已实锤 成武县卫健局2025年9月的答复直接点出医院的三个问题:24小时内没完成病历、手术知情同意书记载不全且签署不规范、术前会诊不规范。更关键的是,第三方司法鉴定明确说了,医院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和小烨的损害后果是“同等原因”。 从法律上讲,这可不是小事。《民法典》1222条规定,医院违反诊疗规范、病历不规范,就可以直接推定有过错。而“同等原因”在司法实践中意味着医院要承担50%的赔偿责任,不是简单道歉就能了事的。 2. 20万赔偿远远不够 小烨的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岳女士以前帮人做饭,现在全天照顾孩子,家里唯一的房产也卖不出去。医院今年7月给的20万,连维持营养液的费用都撑不了多久,更别提后续可能的移植手术了。 参考类似案例,湖北曾有患者因医院漏诊导致二次手术,九级伤残就获赔十余万,而小烨的情况严重得多——终身无法正常进食,需要长期治疗。按照“同等责任”的赔偿标准,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加起来,20万连零头都不够。 3. 家属有权看手术录像 岳女士最执着的是要“真相”:“我们就想看看监控和手术录像,到底手术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一点在法律上完全站得住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33条明确规定,患者家属对手术录像等资料有知情权和查阅权,医院不能无故拒绝。 现在医院拖着不给录像,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隐情。要知道,病历和手术录像是医疗纠纷的关键证据,一旦医院拒绝提供,可能会被认定为“隐匿证据”,过错责任还会加重。 三、网友热议:20万买不走孩子的人生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讨论炸开了锅,观点主要集中在三点: “太心疼孩子了!好好的一个人被治得不能吃饭,四级大手术术前会诊都不规范,这不是拿人命当儿戏吗?” “同等责任就赔20万?这明显不合理。建议家属赶紧起诉,申请法院调取手术录像,再做个伤残鉴定,算清楚实际损失。” “卫健局都立案了,后续行政处理得公开透明。病历都写不明白的医院,怎么让人放心看病?” 结论:20万赔完就结束了?这些问题必须有答案 小烨的遭遇不是“医疗意外”四个字能搪塞的:卫健局指出的三项问题,最终会给出怎样的行政处理?鉴定明确的“同等责任”,20万赔偿之外的差额该如何补足?家属索要了两年的手术录像和监控,到底什么时候能看到? 一个11岁的孩子,本应在课堂上读书、在操场奔跑,如今却只能靠输液管活着。这起事件里,医院的过错已经被证实,可对小烨一家来说,公道不仅是赔偿数字,更是对手术过程的透明解释,是对未来治疗的切实保障。 你觉得医院该公开手术录像吗?20万赔偿是否合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50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