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霍夫,滚蛋!”这一口号响彻了荷兰的街头。荷兰首相斯霍夫遭到民众抗议,荷兰民众用行动表达对斯霍夫的不满。 大家这么做,是因为斯霍夫政府干的一桩桩事,全戳在荷兰人的痛处上。最让大家咽不下气的是,那养活了几千本地人的安世半导体,居然被他当成讨好美国的 “见面礼”。 安世半导体真不是普通公司,它的底子其实是飞利浦的半导体业务,2018 年被中国闻泰科技买下来后,总部还留在荷兰,当地的研发中心和工厂里雇着好几千员工。 过去五年,这家公司给荷兰交了 1.3 亿欧元的所得税,研发花的钱比以前多了 150%,手里还多了近千项新专利。 它做的车规级芯片,在全球市场能排进前三,欧洲的汽车厂、航空公司,就连医疗行业,都离不开它的货。对荷兰人来说,这就是能稳稳端住饭碗的 “宝贝疙瘩”,可斯霍夫偏偏在 9 月底突然下了狠手。 他居然把 1952 年冷战时定的《货物可用性法案》搬出来了 —— 这法案打制定好就没真用过,表面说是 “保证紧急情况时关键物资够供应”,实际上就是直接管起企业的事了: 先把闻泰科技派来的 CEO 停了职,公司的资产和知识产权变动也给冻住,还逼着企业找有决定权的外籍董事,把股份差不多全交给第三方管着。 这事儿透着邪乎,早不查晚不查,偏偏在美国 9 月 29 号加码对闻泰科技的出口限制后,第二天就动手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给美国 “交差”—— 之前荷兰跟美国商务部碰面时,美方就明说要撤了安世中国总裁的职。 斯霍夫在欧盟峰会上还嘴硬,说这是因为 “CEO 管得不好”,跟中国没关系,结果德国车企当场就拆穿了他的谎话。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直接说了,每辆车最多得装 500 颗安世的芯片,欧洲 49% 的车企、95% 的机械制造商都靠它供货。 要是换供应商,光走认证流程就得好几个季度,手里的库存撑不了几周就会断货。荷兰老百姓更明白,企业这么被折腾,供应链一断,几千人的工资、上下游的订单全得黄,自家的日子转眼就没着落了。 这哪是什么 “管理问题”,分明是拿荷兰人的饭碗换美国的笑脸。 其实安世这事儿,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之前,移民政策早把社会搅得鸡犬不宁了。今年 6 月,极右翼自由党领袖维尔德斯,自己提的 “十点移民计划” 没人捧场,干脆退出了执政联盟。 这下斯霍夫内阁一下子就没了议会多数席位,只能当个 “看守政府”—— 就是没多少实权,凑活维持的意思。 维尔德斯那计划看着挺极端,又是不让收难民,又是派军队守边境,但背后其实是老百姓憋了好久的火:移民多了,住房、福利这些资源越来越紧张,治安也跟着出问题,可政府始终没拿出个像样的解决办法。 9 月 20 号海牙的抗议闹得更凶,几千人砸窗户、烧警车,还把高速公路封了,就是觉得政府在移民问题上忽左忽右,把荷兰的社会秩序全搅乱了。 更让荷兰人觉得憋屈的是,政府在国际上太没硬气了。 荷兰能造 EUV 光刻机,在半导体行业是响当当的强国,本来该有自己的立场,可在美国施压下,阿斯麦对中国的出口额从差不多 50% 掉到 20%,政府还偷偷把管制清单扩了,更多半导体设备不让卖给中国。 嘴上喊着 “自己做决定”,实际上全程跟着美国的步子走。 就说巴以问题吧,更是丢面子,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想推进对以色列的新办法,结果因为盟友反对,啥也干不成,最后只能带着自己的政党全辞职了,本来就不稳的政府这下更难了。 这种 “哪边厉害就靠向哪边” 的做派,让向来靠做生意立国的荷兰人觉得特别没面子。 从 6 月执政联盟散伙,到 8 月内阁成员集体辞职,再到 9 月抗议闹到失控、企业被这么折腾,斯霍夫政府的支持率早跌到 16% 的谷底了。 荷兰人不怕碰到事儿,就怕政府拿老百姓的日子当筹码,把国家尊严当摆设。安世半导体养活的不只是几千个家庭,更是荷兰产业的底气;移民政策不需要搞极端对立,需要的是能落地、稳当的方案; 跟其他国家打交道,不该盲目跟着别人走,得有守住自己国家利益的硬气。可这些,斯霍夫全搞砸了。 街头的那些吼声,看着是反对他一个人,其实是荷兰人在明明白白说 “不”—— 绝不接受拿自己国家的根基去讨好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