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0月25日,广东东莞一家公司因为车间厕所长期漏水,没有一个员工向公司反映,公司对该车间所有员工从上到下都进行了处罚,包括车间主管和班长,罚款用于月底给员工加餐。 (信源:九派新闻——公司回应漏水无人反馈罚款18人:车间厕所行政的基本不会过去,需员工反映,漠视肯定要处罚) 广东东莞一家公司的 “连坐式处罚”,近期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发泡车间厕所漏水长达半个多月,几十人次使用后仍无人向公司反映,最终管理层决定对车间员工从上到下全员罚款,罚款金额将用于月底员工加餐。 这本是为了警醒员工的管理举措,却被网友质疑违背劳动法,一场关于责任与权益的争论就此发酵。 事件的起因要从10月初说起。该公司发泡车间的厕所突然出现水管漏水问题,冰冷的自来水不断从管道渗出,在地面形成一片积水。 半个多月时间里,积水不仅造成了大量自来水浪费,还让车间总闸每月多消耗几十度电,直接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更让管理层揪心的是,维修师傅上门检查后明确表示,若漏水问题继续拖延,积水可能会泡坏地下电路,引发短路甚至触电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明显的问题却被集体忽视。行政部在例行检查时才发现厕所漏水的情况,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公司发现半个多月里共有几十人次员工使用过该厕所,每个人都亲眼目睹了地面积水的场景,却始终没有一人主动向行政部或管理层反映。 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公司管理层十分恼火,最终做出了全员罚款的决定。 面对员工的质疑和网友的争议,公司方面给出了解释。管理层表示,此次罚款并非恶意惩戒,也没有将罚款纳入公司营收,而是计划将所有罚款金额集中起来,在月底为员工安排一顿加餐。 公司的初衷是通过这种方式警醒员工,强化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责任分散问题。 在多人共同负责的工作场景中,往往会出现“人越多越没人愿意主动担责”的现象,每个人都抱有“会有别人上报”的侥幸心理,最终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隐患,这次的厕所漏水就是典型案例。 然而,公司的解释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更激烈的讨论。网友们的观点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支持公司做法的网友认为,员工缺乏责任心,厕所漏水浪费资源且有安全隐患,全员罚款可起警示作用,让大家意识到维护工作环境的责任,避免“集体失责”。有网友留言称“几十个人都看见了却没人说,罚一次才能长记性”。 反对的声音则更为强烈,不少网友直言公司的“连坐式处罚”违背劳动法。他们认为,厕所漏水并非所有员工的责任,不能因为部分人不作为就惩罚全体员工,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还有网友质疑公司的管理逻辑,认为出现问题后,公司不反思自身管理漏洞,反而将责任全部推给员工。“为什么没有明确的上报流程?为什么半个多月都没人检查?”网友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直指公司管理层面的不足。 有职场人吐槽,很多公司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没有建立清晰的责任分工和上报机制,出了问题就搞 “连坐”,本质上是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 目前,该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不少网友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明确公司的罚款行为是否合法。对于员工而言,若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场关于 “厕所漏水罚款”的争论,不仅关乎18名员工的切身利益,更折射出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更多企业能从中吸取教训,摒弃不合理的管理方式,用科学、合法、人性化的管理,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