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成都楼市近几年“得房率”的升级之路,有一个清晰的观察:
2022年,卷产品开端: 主流产品是143㎡套四双卫。随后,中海新川华府将143㎡升级为套四三卫,正式开启了“卷户型”的竞赛。
规则下的内卷: 在原有规则下,竞争焦点是将套四户型从143㎡下探到130㎡。2023年10月,邦泰天府云璟再次引领风潮,做出130㎡套四双卫,并凭借“主动封窗、光厅入户”等创新,将得房率从主流90%提升到约100%(核心是电梯入户和飘窗等面积赠送)。
规则改变与飞跃: 成都2024年7月住宅新规实行后,游戏升级。2024年9月,越秀天悦云萃2期的143户型,做出了约22㎡的超大电梯入户区域,将得房率推至约115%。
极限压缩与产品迭代: 2025年4月,澳南锦官序更是将套四三卫面积压缩到125㎡,得房率约105%。25年10月,中铁卓萃以天府新区首个公开的四代住宅,将得房率拉升至约130%。
核心洞察与未来预判:
计价方式的革命: 预计到2026年后,随着高得房率产品成为市场主力,大家计算单价时将不再使用建筑面积,而是逐步采用“套内实得面积”作为新的价值尺度。
二手市场的滞后性: 截至目前,二手市场上完全没有得房率能达到100%的“新规产品”。即便是当初号称得房率95%的新川招商臻境,经测算(贝壳套内实得119.5㎡ + 入户光厅5㎡ = 124.5㎡),其实际得房率约为87%。
祛除“得房率泡沫”: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房宣传的得房率存在水分。个人判断:现在号称100%得房率的,到二手市场可能只剩90%;号称110%的,在二手市场才能被认可为100%。 预计要到2027年后,市场上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100%得房率的二手房。
结论: 用实际得房面积来衡量房产价值,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观念的全面普及,只需要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