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通话信号强烈!特朗普直接提安倍,高市早苗备好大礼。 这两天,美国和日本又搭上线,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人还在东盟峰会会场边上先露了个面,第一件事不是和周边国家打招呼,而是抓紧给特朗普通电话,说了十分钟,不算长,要讲的都带上了,礼数也做了,高市早苗主动把安倍搬出来,说自己是安倍看好的人,特朗普接着就提和安倍的旧交情,一边回忆一边顺手给话添了层面子。 从这就能看出来,高市早苗是打算把“安倍路线”按公开方式延续,表面平衡,背后推进,鹰派那套重新摆回桌上,特朗普这一回的盘算也清楚,扶一个熟面孔在日本位置上稳住,继续给他印太的棋局占位,东亚现在跟2016年不一样,美国要在区域里继续把格局按旧招数去推进并不轻松,日本再怎么凑近,也换不来那种踏实的安全感。 电话的内容铺开看,特朗普先提到安倍晋三,把高市早苗放在安倍看好的政治家那一栏,高市早苗回话里提到对安倍遗孀的照应,给特朗普贴了“开朗有魅力的人”的评价,她把美日同盟摆成自己政府的外交与安全里的首要一项,还说日本是美国对华战略里不可或缺的伙伴,会把印太战略把杠握紧继续推进,这通电话是在特朗普坐着“空军一号”赶去马来西亚参加东盟峰会的途中打出来的,说明这不是临时寒暄,是事先安排好的政策性沟通。 高市早苗是谁,安倍一路带出来的保守派传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务大臣,党内背景靠近“日本会议”,她看中国的目光和安倍像一套模版,提过要强化钓鱼岛方向的防卫能力,公开喊过日本要拿出更具威慑性的对华政策,支持修改宪法和发展进攻性武器系统,2023年去美国游说过,希望把台湾议题往国际化的框里摆,这次上台后在演说里把军费提升到GDP的2%说了一遍,还把印太推进和对美国加大合作表态挂出,也就是把外交的方向定在把日本和美国捆紧。 一上来就端“见面礼”,她打算从美国买大豆、液化天然气、福特F-150皮卡,这三样摆出来懂美国政治的人就知道在点上,大豆对应农业州的基本盘,液化天然气看向德州路易斯安那的能源口,福特皮卡挂在中部工业带蓝领工人的心里,这一手是政治投喂,指向稳住特朗普的支持,换美国在安保和经济上的友好,但这种花钱买来的安全能撑多久,2019年日本那边和特朗普做过一笔5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占到日本GDP的十分之一。 美国理解成可自由支配的无附加条件拨款,日本这边当成贷款和担保,一来一回就不在一个认知里,关系一度拉紧,这次再来一遍的风险摆在桌面,高市早苗也很清楚,她提前放话不会在这次会面承诺把军费抬到GDP的3.5%,也不会追加防务开支,日本国内财政到这一步绷得很紧,拿“花钱买庇护”这种玩法再往前推空间有限,日本的“忠诚表态”背后都有算计,美国看重的落点在你能不能站到前线去做事。 从中方的视角要防的是升级版的安倍路线,日本更公开地站在美国那边做急前锋,把价值观同盟这条线系统性推动,把台海和南海的议题往国际化方向拉,把军备按既成事实往外扩,为宪法突破积累素材,向周边国家主动去拉拢,把小圈子搭起来对中国形成压力,这些做法不是因为日本看到了明确收益,是他们觉得左右难以兼顾,只能选一个方向站位,中国的应对很清楚,硬的地方硬,务实的地方务实,日本要把自己做成美国的桥头位置,中国就要根据对方的行为去调整防范姿态,在东海钓鱼岛台海这些方向把部署强度往上提。 也不被节奏带走,和东盟国家保持合作,把RCEP伙伴的多边合作做实,和欧美中间力量保持互动,把经济吸引力拿出来破掉他们的小圈子,用能力把事情说清。 美国去拉日本,日本把自己靠过去,这是一出旧路子的戏,时间走到2025年,舞台条件已经变了,中国不再是十年前那个只扛加工的角色,也不再靠让利去换空间,目前是全球供应链的压舱石,是新技术标准的推动者,是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合作方。 美国要靠日本去拼一个亚太包围圈,日本要靠买来保护去稳局面,在眼前的格局里可行度有限,高市早苗的新政府如果还按照安倍那条线去走,长远看更像是把日本放到一个持续承压的位置,历史不会按固定剧本推进,站位的选择带来的是各自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