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南海连续摔了两架飞机会不会受到电磁干扰?】 10月26号下午南海那事儿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29 00:17:36

【美国在南海连续摔了两架飞机会不会受到电磁干扰?】 10月26号下午南海那事儿确实邪乎,“尼米兹”号航母上半小时内摔了两架飞机——先是MH-60R直升机栽进海里,紧接着F/A-18F战斗机也跟着坠了,虽说5个机组人员都救回来了,但这频率搁哪国海军都是天大的丑闻。网上立马炸开了锅,不少人猜是不是遭了电磁干扰,毕竟这招能让飞机瞬间失控,听着特像“神秘反击”。 但这话真经不起细琢磨。中国军号很快就泼了冷水,说白了就是“想多了”——航母战斗群周围全是监视设备,雷达、电子战系统密密麻麻,真要发动电磁攻击,怎么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再说美军自己也没往这上面引,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还跟记者说,怀疑是“燃油质量有问题”,没提半点人为干扰的茬儿。不过也不能把话说死,有分析提过南海电磁环境本就复杂,之前F-35C在南海坠海就疑似受了干扰影响,这次两架飞机连着出事,不排除复杂电磁环境跟其他问题凑一块儿了。但要说这是针对性的“电磁攻击”,实在有点像评书里的桥段。 其实扒开来看,这事儿哪是什么“意外”,分明是美军积弊已久的老毛病总爆发。先说说那艘“尼米兹”号航母,1975年就服役了,至今整整50年舰龄,说是美国海军最老的“古董”一点不夸张。 本来早该退役,可接替它的“福特”级航母迟迟跟不上,只能硬着头皮超期部署。3月份从美国出发,在海上漂了7个月,中东、西太平洋连轴转,设备损耗早突破极限了。 2021年刚修完就查出核动力装置有缺陷,2022年又因为饮用水污染紧急返港,现在船上好多零件都得找二手的,供应商早停产了,维护人员跟拆东补西的修理工似的。这么一艘老舰,带着同样不算年轻的军机在南海折腾,不出事才怪。 再说说人这边的问题。“尼米兹”这次部署时间远超常规的6个月,舰员每天平均要干14个小时活,赶上美国政府停摆,说不定工资都没着落。疲劳作业最容易出岔子,不管是甲板调度还是设备检查,稍微走神就可能酿大祸。 之前“杜鲁门”号在红海出事,表面看是规避攻击时操作失误,根子还是长期高强度部署下的人员懈怠和设备老化。这次半小时摔两架,指挥层怕是难逃追责,搞不好又要像以前那样集体免职。 更要命的是美军这几年类似的事故就没断过。之前“卡尔・文森”号的F-35C降落时直接撞穿甲板坠海,7个舰员受伤;去年还有直升机在冲绳附近坠毁,这些都不是孤立事件。 说白了就是装备更新赶不上损耗速度,维护经费又跟不上,加上全球到处炫耀武力,军舰军机连轴转,再好的家当也经不住这么造。就拿F/A-18F来说,这机型服役多年,早就爆出过结构性隐患,偏偏还得硬撑着执行高强度任务。 有意思的是出事当天解放军正在北部湾搞军事训练,离事故地点不远。虽说这纯属时间巧合,但美军自己心里肯定发虚——本来想来南海摆威风,结果自家飞机掉了链子,反倒成了国际笑柄。 外交部说得挺实在,美军频繁派军机军舰来南海炫耀武力,才是海上安全问题的根源。这话一点没夸张,要是安安稳稳待在自家海域,哪会有这么多“意外”? 现在美军还在查原因,但明眼人都清楚,不管是燃油问题还是设备故障,本质都是自身实力下滑的体现。特朗普想搞“黄金舰队”替换老装备,听起来挺唬人,可连“福特”级都迟迟形成不了战力,这计划多半要打水漂。50年的老航母硬撑着当“门面”,结果在南海丢了大脸,这已经不是“运气差”能解释的了。 说真的,电磁干扰的猜测顶多是个噱头,美军更该好好算算自家的账:装备老化到什么程度了?人员状态怎么改善?再这么靠“老古董”撑场面,迟早要在全世界面前丢更大的人。南海这两架飞机摔得疼,但要是还不清醒,以后有的是更难堪的时候。

0 阅读: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