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错判中国贸易底牌! 巴西圣保罗港,200万吨大豆堆积如山,每日120万美元滞港费,让巴西粮商苦不堪言,说到底还是把中国的贸易底牌看得太浅,纯属自己给自己挖坑。 巴西粮商那会儿瞅着数据都飘了,2025年1到9月,中国从巴西买了6964万吨大豆,占进口总量的80%,9月那个月更是占到93%。他们看着中国彻底停了美国大豆的进口,就觉得中国这下没辙了,只能捏着鼻子买他们的货。 这群人直接玩起了坐地起价,大豆价格从年初的400美元/吨一路抬到10月的650美元/吨,单吨价格比美国大豆贵出66美元。 仅10月上旬六天时间,涨幅就接近20%,帕拉纳瓜港的报价比芝加哥期货高出近3美元一蒲式耳。他们还找了借口,说东南部港口排队要45天,北部暴雨淹了农地,新季产量可能减少。 可实际情况是,巴西当年大豆产量预计高达1.8092亿吨,出口潜力超1.1亿吨,根本不缺货。 他们彻底算错了中国的反应,中国近百家油料加工厂集体停了采购,12月和次年1月船期的订单一单没接,涉及总量约800万吨,相当于巴西每月对华出口的七成。这些加工厂有自己的账要算,每吨成本多出750元人民币,加工一吨就亏200多,没人愿意做亏本买卖。 巴西粮商没料到,中国早不是2018年那会只能依赖单一供应国的买家。中国从多年前就开始推进大豆进口多元化,不把采购渠道集中在一个国家。巴西涨价的消息刚传出来,中国买家48小时内就转向了阿根廷。 阿根廷刚好取消了大豆出口税,到岸价一下降了70美元一吨。中粮、益海嘉里这些大户带头签约,一下子就拿下130万至300万吨的订单,11月就能发货。乌拉圭也被纳入采购计划,其出口总量的近30%都流向了中国。俄罗斯远东的新季大豆从11月中旬也开始发运,快速补位市场。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还有储备这张底牌。中储粮手里攥着4500万吨大豆,够全国用三个多月。东北还有200万吨储备豆,能顶一阵子。10月的时候,相关部门已经拍卖了4万吨国产陈豆,11月还计划投放进口储备。市场有了这些储备兜底,根本不怕短期断供。 圣保罗港的局面彻底僵住了,200万吨大豆堆在港口,已经放了6个多月。当地高温高湿,大豆很容易霉变,仓储空间也快撑不住了。巴西粮商每天要付120万美元滞港费,资金链越绷越紧。部分企业开始裁员,农户也缩减了种植面积,就等着市场能回暖。 巴西粮商这步棋走得太急了。他们把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阶段性红利当成了永久饭票,以为靠垄断就能拿捏价格。他们忘了,贸易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单方面漫天要价。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超1亿吨,占全球贸易六成。但中国早就在通过各种方式降低依赖。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自给率提升至近20%。饲料里的豆粕添加比例也从17.3%降至13%,单头猪一年能省31公斤大豆。这些布局,都是为了在贸易中掌握主动权。 现在巴西粮商估计悔得不行。原本能稳稳赚的钱,非要贪心涨价,结果把自己坑进了滞港的泥潭里。这事儿也给所有供应商提了个醒,跟中国做贸易,得看清中国的底牌,更得守规矩讲诚信。 来源:新浪财经【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却忘了中国早握3张王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