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本想借“国家安全”之名上演一出“夺权大戏”,结果发现真正的“家长”是那个它想赶出门的中国公司 10月30日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赴布鲁塞尔,名义上是谈稀土管制,实则是为安世事件的最终解决方案“盖章”。荷兰和欧盟心里都清楚:不解决安世的供应问题,欧洲的汽车工业就一天不得安宁。 荷兰政府之所以要“请来家长”,是因为它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后,引发了一场远超其控制能力的系统性危机,最终不得不求助于它原本想排除的“真正主人”——中国闻泰科技的管理团队。 事情的本质是:荷兰政府以为自己“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股权和法律架构,就能夺回控制权。但它严重低估了全球产业链的现实——安世的命脉不在荷兰的办公室,而在中国的工厂和中国的供应链。 当中国以“报备制”暂停安世芯片对欧出口时,欧洲车企瞬间陷入“有车无芯”的绝境。德国、法国等汽车大国的生产线每周损失数亿欧元,失业风险蔓延至千万级就业岗位。这种压力迅速从产业传导到政治层面,欧盟不得不紧急介入,扮演“调解员”角色。 荷兰所谓的“请来家长”,实际上是在欧盟和欧洲车企的集体逼迫下,不得不低头,邀请真正掌握生产、技术和供应链的中方管理团队回到谈判桌。这并非平等对话,而是被现实打脸后的被迫求和。 最终结局已清晰:中方以稀土和封测产能为筹码,迫使荷兰解除冻结,安世控制权大概率回归闻泰。而欧洲则加速推动“去风险化”,试图在本土重建部分产能。但这需要十年和数千亿欧元,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场“家长会”的讽刺之处在于:荷兰本想借“国家安全”之名上演一出“夺权大戏”,结果发现真正的“家长”是那个它想赶出门的中国公司。最终,它只能灰头土脸地请回来,并低声下气地说一句:“还得靠您来管孩子。”
荷兰本想借“国家安全”之名上演一出“夺权大戏”,结果发现真正的“家长”是那个它想
潘达林
2025-10-28 22:07:09
1
阅读:759
呦呦鹿鸣
谈个屁,直接一巴掌拍死。物业费每年没少缴,结果物业把所有业主的房子给接管了。业主回不了家,物业却连业主的车子都看上了,以这些车在小区是有车位的为由找你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