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别想逃过!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态,俄罗斯将通过一切可行的法律途径,

烁耀中原 2025-10-28 18:31:31

一个都别想逃过!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态,俄罗斯将通过一切可行的法律途径,追究所有参与没收俄被冻结资产相关人员的责任 来源:少来管迷糊 3000亿俄罗斯资产成博弈筹码,西方内部分裂加剧,普通家庭或成报复目标 当俄罗斯前能源部副部长斯韦特利茨基的妻子收到法院裁定,要求她交出名下上百颗宝石、金条和名表时,这场围绕“没收资产”的对抗已从国家层面蔓延至官员家属的珠宝盒。 2025年10月,特维尔州地方法院的一纸文书,揭开了克里姆林宫“财政回收工程”的冰山一角——仅过去两年,俄罗斯已通过国有化企业、追缴高官及家庭成员资产等方式,将近4万亿卢布(约合俄军费三分之一)重新纳入国库。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冻结了约3000亿美元俄罗斯海外资产,其中约2000亿欧元存放在比利时欧洲清算银行。 这笔巨款最初是西方对俄施压的筹码,但随着乌克兰战事持续,欧美内部对如何处理资产产生剧烈分裂。 美国主张直接没收资产用于援乌,但德、法、意等国坚决反对。 法国总统马克龙罕见直言:“没收央行资产违反国际法,将破坏西方信誉。 ”德国和比利时则担忧,激进措施可能引发资本外逃、损害欧元区稳定。 这种分歧导致G7争吵不休,最终妥协方案转向“曲线救国”——利用资产产生的收益向乌克兰贷款。 2025年上半年,欧盟已向乌克兰移交101亿欧元俄资产收益,并计划以未来收益为抵押,提供500亿美元贷款。 克里姆林宫将西方行为定性为“抢劫”,并多线出击反击。 法律上,俄方威胁通过国内外法院追责,甚至警告“追究将持续到本世纪末”。 经济上,普京签署法令,授权用西方在俄资产补偿损失。 2025年10月,莫斯科法院冻结美国摩根大通等机构3.72亿美元资产,并对等扩大“敌国资产”征收范围。 更耐人寻味的是俄国内的“抄家式”清算。 前能源部副部长的妻子被迫交出珠宝,前国防部副部长伊万诺夫被判13年监禁且财产充公。 这种“罪及家人”的逻辑,与俄对外警告“追究参与没收资产的西方决策者及其家庭”形成呼应。 佩斯科夫明确表示:“所有参与者都将付出代价,包括涉事家庭。 ” 资产博弈的连锁反应已超出政治精英层面。 欧盟对俄能源依赖的代价直接体现在电价上——2025年冬季,部分东欧国家电价同比上涨25%。 更深远的是,西方私有财产保护原则正被动摇。 俄罗斯学者指出,若国际社会默认“强权即产权”,未来任何国家都可能以政治名义没收他国资产。 欧洲投资者率先用脚投票。 2024年俄私人资本外流达940亿美元,创十年新高;而欧盟为规避风险,被迫加强资金监管,反而增加了企业跨境交易成本。 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要求“欧盟27国共同承担没收资产的责任”,实则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 美国成为争议中的潜在赢家。 通过将俄资产收益抵押给乌克兰贷款,美国既减少直接援乌的财政压力,又可能吸引避险资本流向美元。 而欧洲则陷入两难:支持乌克兰意味着挑战国际法底线,维护法治又可能被盟友指责“绥靖”。 俄罗斯的反制进一步压缩了妥协空间。 梅德韦杰夫称,若资产被没收,俄方反应将“强硬甚至凶猛”;实践中,俄法院已加速将西方企业资产国有化。 这场博弈中,乌克兰获得的资金远低于预期,欧洲民众却要承受能源通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代价。 这场围绕3000亿美元的拉锯战,早已超越“援乌”初衷,演变为对国际规则、金融秩序和道德底线的压力测试。 当克里姆林宫警告“追究每一个参与者”时,它不仅在捍卫资产,更是在重塑一种规则:战争与经济捆绑的时代,无人能置身事外。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3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