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日公开表示,已与特朗普完成电话磋商,双方达成一致共识:中国不应再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此形成对俄施压,迫使俄方主动结束俄乌冲突。 斯塔默还高调宣称,特朗普政府此前对俄实施的多轮制裁已见成效,俄罗斯国力明显不济、力不从心,乌克兰的战场处境和国际支持度正持续向好。 但最新数据却与这番表态形成尖锐反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俄罗斯对华石油供应达9906.9万吨,同比增长4.17%,连续多年稳居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国地位。 即便2025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因折扣和物流成本上升同比减少逾25%,但其海运出口量仍升至两年新高,中国等亚洲市场成为关键支撑。 战场层面更无“乌克兰处境变好”的迹象,俄军2025年前三季度已夺取3500平方公里土地,乌军后勤体系濒临崩塌,红军城战役陷入绝境,多条战线出现松动。 我认为斯塔默与特朗普的提议本质是将能源贸易政治化,违背主权平等和市场规律。中俄能源合作是双方正常经贸往来,中方多次明确反对单边制裁和第三方干涉,欧盟此前制裁12家中企就遭中方强烈反对并警告反制。 这种要求中国放弃合法权益、配合西方施压的做法,既无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劝和促谈努力,也忽视了制裁已导致俄欧能源格局重构、欧洲自身陷入能源困境的现实。 战争的终结从来不是靠施压第三方就能实现的,斯塔默的言论我感觉更像政治表演。真正能结束冲突的,是尊重各国主权与合理安全关切的平等谈判,而非将能源贸易当作地缘博弈的工具,这种霸权逻辑只会加剧对抗、延长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