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日拼夜搏,朝九晚五,白天做马,晚上做牛… 每天清晨,闹钟像细针刺破梦境。挤进地铁,车厢里弥漫着困倦与沉默。 有人靠着栏杆就能睡着,有人低头打盹差点坐过站。这座城市的早晨,是属于无数个昏沉头脑的迁徙。 写字楼的灯光接替朝阳,键盘声此起彼伏。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每一片都要产生价值。 最奢侈的片刻,竟是通勤路上那二十分钟的补觉。闭眼的瞬间,世界终于安静了。身体随着车厢摇晃,像回到摇篮里。直到报站声响起,又该挤出门去,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图景——在效率至上的城市里,连休息都要精打细算。我们笑着说“卷不动了”,第二天依然准时出现在工位上。因为在这座不夜城里,停下脚步需要更大的勇气。 但偶尔,在深夜回家的出租车上,看见依然亮着的写字楼窗口像星空,你会明白——这些疲惫的坚持,或许正是我们笨拙而倔强地,想要握住生活主动权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