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近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向外界宣称,针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原定于11月1日生效加

霁雾阙任 2025-10-28 14:50:36

重磅!近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向外界宣称,针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原定于11月1日生效加征100%关税的计划美国方面已经不再考虑,因为中美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磋商得非常成功。     半个月前,美国还在喊“对华极限施压”,放风说要把中国商品关税翻倍。     这让不少出口企业慌了神。     做家电出口的老板们赶紧算账:如果加100%,货根本卖不出去,美国零售商也急了,圣诞季的货都订好了,要是涨价,消费者肯定不买账。     没想到才过没多久,局势就来了个大转弯。     转折点是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两天磋商。     自今年5月以来,这是中美第五次面对面谈判。     中方由副总理何立峰牵头,美方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     谈的都是硬骨头问题: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的301措施、即将到期的对等关税暂停、芬太尼关税和禁毒合作、农产品贸易,以及稀土出口管制等。     中方态度明确:互利共赢才是根本,有分歧就平等谈,美方也表示愿意尊重对方解决问题。     虽然过程中美方态度强硬,但中方坚持维护利益,最终啃下了硬骨头,达成基本共识。     磋商结束后,贝森特在记者会上表示,双方达成了“非常成功的框架”,不仅影响深远,也为两国领导人会晤铺路。     记者问起100%加税,他直接说,那都是“旧闻”,现在有了实质性框架,这种情况可以避免。     其实美方松口并不意外,高关税本身就是“双刃剑”。     之前加税时,美国国内通胀上升,家电、医疗用品价格涨得老百姓抱怨。     更关键的是,近50位经济学家联合反对,甚至前美联储主席也站出来说这政策不可行,最高法院还要审其合法性,国内压力非常大。     美方这次突然松口,并不是突然“良心发现”,完全是算清账之后的理性选择。     加税不仅涨价,还会给自家产业链增加负担。     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早就离不开了,从稀土到半导体零件,如果断供,很多生产线都可能停工。     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之前就因为稀土短缺,生产曾经被迫停过几次。     要是真加税,类似问题肯定会更严重,产能和供应都会受影响。     全球供应链早就你中有我,割不断的。     中国掌握了全球85%的稀土精炼能力,而美国军工和科技产业对这些资源依赖高达88%。     要是两边闹僵,不只是中国难受,美国自己也会吃亏,最终只能两败俱伤。     不过,这只是个开始。     目前达成的只是框架协议,双方还要走内部审批程序。     11月10号到期的关税暂停期能不能延长,才是下一步考验。     美方也强调,科技出口管制不会变,未来的竞争仍会存在,只是暂时不用关税这根大棒。     总的来说,这次磋商给中美紧张的经贸关系踩了刹车。     就像何立峰副总理说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真刀真枪的贸易战没有赢家。     关税警报暂时解除,不管是中国出口企业还是美国消费者,都能先松口气。     接下来,就看双方能否把框架落到实处,把协议变成具体成果。     稳定的经贸关系,对谁都是好事。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环球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