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历史上,抢占我们领土最多的是沙俄,杀我们人最多的是日本,而抢夺我们财富最多的是英国。 回想那段旧事,沙俄像饿狼一样,从清朝手里撕走大片土地,足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那些地方。 日本呢,手上沾满中国人血,从甲午海战到九一八事变,再到南京那场惨案,杀戮数百万,可一说起英国,很多老百姓心里没那么大怨气,甚至觉得他们带点文明味儿。 这里面藏着英国人那套狡猾的玩法,从头说起,得从十九世纪初拉开帷幕。 那时候,清朝闭关锁国,英国商人眼馋中国茶叶丝绸瓷器,可自己没啥好货交换,就从印度弄来鸦片偷偷卖,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人上瘾的越来越多,银子像水一样流出去,搞得经济乱套,道光皇帝一怒之下派林则徐去广州烧了上万箱鸦片。 英国人哪肯吃亏,派出军舰大炮,1840年开打鸦片战争,清军装备落后,海军纸老虎一样,英国人轻松拿下广州厦门上海,逼着签了南京条约。 清朝赔了两千一百万银元,还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当基地,开五个港口让外国人随便做生意,外加外治权,英国人犯事不受中国法律管。 最气人的是,最惠国条款,以后中国给别国啥好处,英国自动跟着沾光。 这仗一打,中国大门被撬开,英国人尝到甜头,没几年又找茬,1856年搞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拉上法国,借箭船事件大举进攻,攻占广州天津,甚至烧了圆明园,慈禧太后吓得带着光绪跑路。 战后签天津条约和北京公约,又开十几个港口,鸦片合法进口,外国人还能去内地传教做买卖,长江汉水这些黄金水道随便英国轮船跑。 清朝再赔八百万两银子,还把九龙半岛南部也给了英国。英国人没直接吞大块土地,也没大开杀戒,可通过这些条约,把中国经济命脉捏在手里。 想想清朝那时候,四亿人口,世界第一大市场,粮食棉花茶叶产量全球领先,可政府腐败,军队弱鸡,英国人看准这点,不急着灭国,改成慢慢吸血。 鸦片贸易高峰时,每年进口几万吨,银子外流上亿两,搞得中国通货紧缩,农民破产,社会动荡。 英国人还控制海关,总税务司从1854年起就是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一管四十年,中国关税固定在百分之五,低得可怜,本土产业保护不了,英国棉布机器产品涌进来,砸了无数手工工人的饭碗。 上海从渔村变大都市,国际租界里英国人说了算,建银行修码头,吸走中国财富。 太平天国起义闹得天翻地覆,洪秀全差点推翻清朝,英国人见势不妙,帮着组织常胜军,由戈登带队,镇压叛乱,表面帮清廷,实际保住这个软弱政权,好继续做生意。 清朝得点关税分成,每年几百万两,够发饷镇压内乱,勉强续命。 义和团运动起来,1900年围攻北京使馆区,八国联军杀进来,英国带头,慈禧又跑山西。 战后辛丑条约赔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英国拿最大份额,还帮着监督盐税酒税这些收入,确保钱到手。清朝财政一半靠海关,可钱怎么用,英国人有发言权。 铁路矿产这些现代化东西,英国人贷款修,抵押中国资源,年息高得吓人,还不上就接管。 北洋水师买英国军舰,质量次货,价格虚高,甲午一战全军覆没,日本捡便宜。 英国人还玩平衡术,日俄战争时,拉美国帮日本打败沙俄,重新分东北蛋糕,中国当看客。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想收回租界,英国不干,继续放贷给军阀,段祺瑞吴佩孚借英国钱打仗,抵押关税铁路,谁听话就给军火。 五卅运动时,英国巡捕在上海开枪打死工人,全国罢工抗议,可英国赔几句就翻篇,继续赚。 抗日战争爆发,英国在香港缅甸掐日本补给线,可之前也卖过物资给日本,玩两面派。 整个过程,英国像老猎手,不费力气捕大猎,通过贸易投资赔款,抽走中国最多财富,据说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从中国净赚上亿英镑,够建整个工业体系。 沙俄占土直接,日本杀人野蛮,英国经济渗透隐蔽,却最持久。 英国人还带文化包装,办学校报纸,传西方理念,让一些中国人觉得学英国就能强国,孙中山黄兴在香港伦敦留学,回来革命,可对英国没彻底恨。 整个近代,中国像被绑的巨人,英国抽血最多,清朝从1840年撑到1911年,多亏英国这“拐杖”,换来财富外流,工业落后。 翻开旧账,庚子赔款英国用部分钱在中国办大学修路,名义投资,实际高利贷,二十世纪初,英国控制中国盐业,垄断食盐贸易,赚翻。 香港成远东金融中心,吸纳中国资金,却不归中国管,整个脉络一清二楚。 英国从战争起步,转经济控制,续清命,抽财富,影响民国,乃至今天中美贸易摩擦,眼熟的招数,关税壁垒技术封锁,历史轮回味儿重。 英国那套经济玩法,让清朝多活几十年,却掏空国库,今天咱们强大了,谈生意得吸取教训,站稳脚跟,前行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