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东方大国宣布 2025年10月27日,印度和东方大国恢复了中断五年的直航航班,首架从加尔各答起飞的飞机顺利抵达广州。该航班由印度最大航空公司靛蓝航空运营,标志着两国直飞航班的重新开启。 自2020年起,由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之地区形势复杂,印中之间的直航航线陷入暂停状态。航班停飞只是表象,背后反映的是两国间一段时期内的信任波动与政策摇摆。 如今,当靛蓝航空的航班重新划破中印上空的航线,这不只是民航部门的调度成果,更是两国在多边结构中逐步靠拢的体现。毕竟,航线的开通往往是最先感知到“气候”变化的触角。 回顾过去五年,两国之间的交往虽有波折,却从未彻底中断。经贸往来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在医疗设备、工业原料、电子产品等领域,双方始终保持着某种韧性的合作姿态。 尽管疫情期间航线暂停,但货运通道得以维系,反映出两国经济结构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互补性。而如今,客运航线的重启,很大程度上是顺势而为,也是对这种互补关系的再次确认。 这次首航选择了加尔各答与广州这对城市组合,颇具深意。加尔各答是印度东部的重要门户城市,地理位置靠近孟加拉湾,历史上就是印度对东亚贸易的重要节点。 而广州作为中国南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长期以来在中国对南亚的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这一航线的复通,不只是方便了两地的旅客和商人,更象征着两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再次被点亮。 表面上看,这是一项民航领域的正常业务恢复,背后却离不开多方协调与政策推动。据印度民航总局和中国民航局相关公告显示,此次航线的复通,是在两国高层沟通下的具体成果。 自2024年底起,中印双方多次就恢复航空互通进行磋商,最终在2025年中达成一致,并于10月顺利落地。这一过程体现出双方在处理敏感议题时,展现出的务实与克制。 航线虽然是商业运营,但背后的政治意味不可忽视。当前全球格局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南亚与东亚的互动空间正在扩大。 面对美欧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区域内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中印两国选择通过恢复航线的方式释放善意,既是对彼此信任的试探,也是在多边舞台上共同发声的前奏。 当然,航线的恢复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如何维持航班的稳定运营,还需多方面努力。 航空公司要根据旅客需求合理安排运力,确保服务质量;海关、检疫、边检等部门也需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提升通关效率。 同时,两国政府应持续保持沟通机制的畅通,避免因偶发事件影响大局。这一航线的重新开通本身就是一次对两国制度协作能力的检验,也是一种对彼此战略定力的考验。 航线的开通,预示着人员往来将愈发频繁。人员的流动,宛如催化剂,加速文化理解的进程,也让民间友谊在交流互动中不断升温。 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当下,这种看似普通的民航航班,实际上承担着打破刻板印象、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使命。 此番恢复航线,不仅给商务人士提供了便利,也为教育、旅游、医疗等多元交流打开了新的窗口。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航线恢复,甚至开通更多城市间的直飞航班,仍需观察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航线的复通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在彼此尊重、互利共赢的大前提下,中印两个亚洲大国依然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总的来说,加尔各答飞往广州的这架飞机,不仅仅承载着乘客的行李,更承载着两国重新对话、合作与理解的希望。 素材来源:首个航班已降落广州,时隔5年中印正式恢复直航 2025-10-27 09:43·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