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教授的AI拷问:不是反对科技,是怕忘了“人”这个根本! 郑强教授一句“人

天子出头 2025-10-28 03:24:31

郑强教授的AI拷问:不是反对科技,是怕忘了“人”这个根本! 郑强教授一句“人工智能要是把劳动力废了,社会可能会混乱”,没讲晦涩理论,却戳中了无数普通人的隐忧。网友说他“振聋发聩”,根本在于这份担忧里,藏着对“人”的真正在意——我们要的是科技服务人,不是人被科技“淘汰”。 有人说这是“杞人忧天”,可现实早已敲响警钟。美国研究预测24%的制造业、22%的零售业将被AI取代,编程、翻译等职业替代率更是超80% 。国内数据更刺眼,2018到2023年,人工智能的替代效应总体强于创造效应,受影响的岗位比新增岗位还多 。当深圳的AI公务员上岗、设计师因AI丢了订单,“失业”就从遥远话题变成了身边的焦虑。 郑强教授的核心焦虑,从来不是否定AI,而是警醒我们别丢了“中国底色”。我们是14亿人口的大国,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他早就说过,智能该用在人力不及的领域——比如太空操作、精密机床加工,而非先拿普通劳动者“开刀”。可如今不少AI应用,偏偏盯着重复劳动岗位猛冲,却在消防、排雷等危险领域鲜有突破,这怎能不让人揪心? 网友的热议恰恰说明大家在思考:AI创造的财富若只流向少数人,失业者怎么办?技能跟不上的普通人何去何从?这不是反对进步,而是追问“进步的温度”。就像有网友说的,科技该帮人减负,不是让人无路可走。 郑强教授的话,更像一记提醒:科技发展的终点该是“人的幸福”,而非“效率的极致”。我们既要AI的创新活力,更要托底的民生保障。你觉得AI该先替代哪些岗位?普通人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变革?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2
天子出头

天子出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