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俄乌大战,我们才彻底认清俄罗斯真面目!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东方的命,西方的心。如果不是这两种互相矛盾,这场战争就打不起来,可俄罗斯的“西方心”,那就是刻在骨子里的…… 俄乌开打这些年,好多人终于琢磨明白俄罗斯这国家的路数,有人总结得特到位:东方的命,西方的心,这话听着玄乎,其实全藏在它几百年的日子里。 说白了,俄罗斯的“西方心”是刻在骨子里的,早在18世纪,彼得大帝就一门心思要学西欧,把首都搬到圣彼得堡,逼着贵族穿西装、学法语,硬生生把国家往西方轨道上拽。 更早些时候,修道院院长菲洛费伊提出“第三罗马”理论,说莫斯科是古罗马正统继承人,说白了就是想站在西方文明的顶端。 19世纪的知识分子里,还有帮人坚决主张俄国得跟着西欧走,觉得只有融入欧洲才算正经发展。 可地理和历史又给了它甩不掉的东方印记,蒙古人统治过几百年,直接切断了它和拜占庭的联系,让文化偏向了东方。 后来亚历山大一世一边搞西方式的改革,一边又推行东方式的“军屯制”,把农民绑在土地上受军队管控。 那些斯拉夫派的知识分子也认死理,说农村村社和东正教才是俄国的根,没必要学西方那套。 这种左右拉扯的劲儿,赫尔岑当年就称之为“俄国生活中的斯芬克斯之谜”。 这种矛盾到了俄乌战争上,就彻底露了馅儿,俄罗斯一直想融进西方圈子,可北约压根不接茬,反倒一轮轮东扩,把军事前沿推到俄罗斯家门口。 乌克兰要加入北约的事儿,正好戳中了俄罗斯的痛处,它既想用西方的规则说话,又摆脱不了东方对“战略缓冲”的执念。 毕竟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这种不安全感是刻在基因里的。 当西方的接纳成了泡影,自身的安全又受威胁,俄罗斯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反击。 承认乌东两个“共和国”独立,再出兵特别军事行动,这既有西方派维护势力范围的思维,又带着东方式的果断强硬。 说白了,这场战争里,俄罗斯的矛盾属性被彻底摆到了台面上。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