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农民,竟然攻克了难道美国、日本众多专家研究十几年都没解决的难题,美国得知,出300万美元想买断技术,他却转身免费献给国家! 美日的农业高手鼓捣了好多年,都没能琢磨明白,结果却叫姜向涛在自家地头碰上了。普通西瓜长一堆花,结果的没几个,大部分雄花都白忙活。而姜向涛发现的这株秧,每个叶子底下都结小瓜,能不能长大却卡在没雄花授粉上。 别人觉得这玩意养不活,他偏不信,硬是靠自己的土办法,来回倒腾,最后成功保住了将近一百多颗种子。第一年没盼到希望,但他没撂挑子,到了第三年,地里一节一瓜的景象又冒了出来。 那时,姜向涛还没明白自己弄出了多大的事。通过四处打听,他才晓得这种只开雌花的西瓜在国外早就成了热点,是大家公认的难啃的骨头。 美日研究院砸钱造实验室,却一直没闹明白怎么让这种西瓜稳定遗传。而在林甸县,一个土办法、一双老茧手,却慢慢让这种稀罕的瓜扎根活了下来。 姜向涛没实验室,也不会搞什么仪器设备,全靠土法子,靠眼看、手摸、记号画在小本上,他连冬天都不舍得歇。 天冷了,大伙都猫家,他却坐上绿皮火车带着种子跑海南,图的是多做一茬实验。期间遇到过大台风,大棚被吹趴下,他冒雨救瓜苗,一天能在地里待十几个小时。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反复琢磨,他终于选育出了属于自己的“全雌1号”。这个瓜个头不大,卖相特别精神,甜得均匀,汁水管够,还不齁嗓子,瓜籽小得一口能咽下去。 消息一传出来,不光中国专家找上门,连国外技术员都慕名来访。美国、英国的人轮番上阵掏钱换技术,姜向涛都一口回绝了。 有人劝他就当是发财的机会,有人软磨硬泡想套走点种子,他一个不答应,还天天夜里去瓜田转悠,心里只想着不能让咱的技术被人捡了便宜。 最后,他做了比拒绝三百万更绝的事,把二十多个全雌瓜品种全送进了国家种子库,让全国各地的农民都能受益。他做事从不爱炫耀,到了七十多岁,还是下地干活,参加发布会的时候格外认真。 姜向涛没学问,不会讲大道理,可他一直觉得,自己是靠土地吃饭的农民,种出来的好东西就该留在中国,让自家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姜向涛的坚持不光让家乡换了模样,也让国外那些专家们没了脾气。全雌西瓜的种子成了中国农民手里的利器,许多人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到底,一个农民也能干大事,不是靠运气,而是一点一滴摔打出来的韧劲。三百万美元没法买走土地里生出来的底气,这种本事和骨气,才是这片土地里最硬的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