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孩和奶奶离开民宿时,偷偷带走玩偶,奶奶发现,没有任何责备,反而环顾四周确认没人,匆忙带孙子离开。房东得知后正无奈时,父亲带儿子立即返回物归原主,诚恳道歉,又在奶奶极力阻拦情况下当场给儿子一次难忘的教训。网友:最好的爱一定不是溺爱。 父亲拉着儿子往民宿走时,脚步沉得像灌了铅。路上他没骂孩子,可手心里全是汗,喉结来回滚了好几下。进了门,对着房东鞠躬的那一刻,腰弯得特别低,声音都带着颤:“实在对不住,是我没教好孩子,让您添堵了。”说着就红了眼眶,转头看儿子的眼神里,一半是气,一半是恨自己——平时总忙工作,孩子的规矩教育全甩给老人,这才出了岔子。他抬手想摸摸儿子的头,手到半空又停住,狠狠抹了把脸,心里反复念叨:“都怪我,平时光顾着挣钱,连最基本的是非观都没教给孩子。” 再看旁边的奶奶,急得直跺脚,一把将孙子往身后拽,护犊子的劲儿像是要跟谁拼命。“多大点事儿啊?一个布娃娃而已,孩子瞅着稀罕就拿了,又不是金的银的!”她边说边往父亲胳膊上拍,“你这当爹的,至于吗?吓着孩子怎么办?他才多大,懂啥叫偷啊?”不哭不哭,奶奶带你买个更大的,比这个好看十倍!”说着还偷偷瞪了父亲一眼,那眼神像是在埋怨他小题大做,仿佛错的不是拿东西的孙子,而是非要较这个劲的儿子。 父亲看着这一幕,心像被针扎似的。他深吸一口气,把儿子从奶奶怀里拉出来,声音比刚才沉了八度:“妈,就是因为他小,才不能这么惯。今天您替他遮着,明天他就敢觉得‘拿别人东西没事’,这道理您不懂吗?”他让孩子自己站在那儿,一字一句教他:“别人的东西,不管喜欢成什么样,没经过允许都不能拿,这是底线。今天必须自己跟房东叔叔道歉,说清楚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孩子一开始还憋着不哭,被父亲严肃的眼神盯着,又看了看房东,终于带着哭腔说:“叔叔对不起,我不该拿你的玩偶,我错了。”奶奶在旁边心疼得直抹泪,可父亲没松口,让他站在原地好好想想错在哪儿,直到孩子哽咽着说“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东西了”,才拉着他的手,再次跟房东道了谢。 网上网友都炸了锅。有人说“这爸太给力了,现在不管教,将来出社会准要栽大跟头”,也有人吐槽“奶奶这溺爱才真坑人,小错不纠正,以后可能就敢犯大错”。还有人说,父亲那瞬间的红眼眶,藏着对孩子的疼,更藏着没尽到责任的愧疚,这才是真正为孩子长远着想。 其实啊,这事儿根本不是小题大做。孩子就像张白纸,对错观念都是大人教的。奶奶觉得“孩子还小”,可“小”不是犯错的借口,反而正因为小,才更要趁早把规矩立起来。做父母的,疼孩子是本分,但更得知道啥时候该“狠心”。真正的爱,不是啥都顺着孩子,而是教会他明辨是非,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碰都不能碰。这父亲当下的“教训”看着严,实际上是在给孩子铺一条更稳的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