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90年代的老照片,桌上摆着茅台、烧鸡、蛋糕和汽水,背景里还有一台彩色电视机。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这家人在当年,到底是什么水平? 先看那瓶茅台。 90年代,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普遍在200到500元之间。 而一瓶茅台的价格,就要100-200块,相当于一个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都得搭进去。 这在当时绝对是硬通货,普通家庭别说自己喝了,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舍得买来送礼。 除了酒,桌上的吃食也不简单。 奶油蛋糕、整只的烧鸡,在那个年代都不是日常消费品,通常只有过生日这种特殊日子才舍得买。 旁边的健力宝、北冰洋之类的汽水,对孩子来说更是奢侈的饮料。 再看背景里的彩电。 90年代初,彩电还是个稀罕物,很多家庭看的还是黑白电视。 直到1995年,城镇每百户家庭的彩电拥有量才接近90台,农村就更少了。 能在家里摆上一台彩电,本身就是经济实力的有力证明。 把这些线索拼在一起看,就更不一般了。 能同时消费茅台、蛋糕、烧鸡,家里还有彩电,这说明家庭收入远超普通工薪阶层,而且大概率生活在城市。 这很可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个体户,或者是国企管理层、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他们的生活,已经远远超出了“温饱”的范畴,开始追求品质和享受了。 所以,这张照片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次家庭聚会,更是那个时代一个城市中上层家庭的生活缩影。 它告诉我们,在那个大多数人还在为基础生活努力的年代,已经有人过上了相当优渥的生活。 这在当年,绝对是让人羡慕的“天花板”级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