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0-27 11:56:21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士断腕”,腾挪东部经济,把重心往西部一转,以此换取美国在亚太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布局崩盘。东边让一让,西边顶上来,光说不练的纸上谈兵,永远比不过敢真刀真枪下场的狠角色。 说到中国经济,很多人想到的还是上海的繁华外滩,或者广东的制造业基地。 这些地方的经济景象看似闪耀,但它们的背后,紧紧贴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 比如,日本的横须贺、冲绳,以及关岛,这些地方有着密集的美国军事基地,美国的航母从这些基地出发,半小时内就能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心脏,这种局势,怎么看都像是对中国的逼迫和挑战。 但是,中国并没有选择消极防守,而是采取了一种更积极的战略:西向一体化。 这不仅仅是改变军事部署,更是在对经济结构、数字安全乃至全球贸易规则,进行一次根本性调整,简单来说,就是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提升国家韧性的动力。 过去,西部总被视作“接收地”,只是东部产业的转移地,但现在,西部早已不是“后浪”,它自己已经成为了“浪头”。 例如,重庆,这座内陆城市如今已经超越了深圳,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地,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而宁夏银川,已经成了全球最大单晶硅棒的生产基地,整个光伏产业链都在这里扎根,西部不仅仅是在复制东部的成功,它们开始超越,凭借自己的创新力和生产能力,形成了全新的经济格局。 这并不是说东部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最聪明的做法是“东部出脑,西部转化”。 这种东部与西部的合作方式,吸引了大量的院士和科研机构进驻宁夏,使得当地的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排名从全国第22位跃升到第18位。 通过这种“多点开花”的模式,中国经济的结构不再脆弱,不会因为某一地区的衰退,而影响整个国家。 更重要的是,战略纵深不再仅仅是指物理空间,数据、算力等无形的资产,才是国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正在做的,就是通过建设强大的“算力长城”,来保护这些无形资产,比如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卫,已经建起了一个西部云基地。 为了支持这些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还加强了硬核基建,例如“宁电入湘”特高压线路,它确保了西部的新能源发电。 中卫的新能源发电占比超过86%,再加上四通八达的高铁和高速公路,这片曾经被认为偏远的内陆地区,现在已成为科技发展的热土。 面对这样的数字核心,美国在第一岛链上的军事部署,看起来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这些耗费了大量资金和资源建立的军事基地,似乎已经无法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安全,因为中国的核心资产已经转移到了更安全、更深远的地方。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的西向战略正在彻底改变全球的经济格局,通过中欧班列,中国不仅打通了欧洲市场,还构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经济走廊。 从重庆和西安出发的中欧班列,只需12天就能到达德国,比海运要快一半,而且它的货运量正在飞速增长。 今年,这条线路的货运量有望突破2000万吨,这意味着,即便东海和南海的局势动荡,中国的出口贸易,仍然可以通过陆路保持畅通。 随着这条陆上走廊的形成,美国和其盟友的传统海上优势可能会被削弱,比如,韩国的12%出口依赖中国东部市场,一旦经济重心西移,它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日本不仅要支付给美军基地的高额“保护费”,还需要面对自己对华出口经济基础的动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传统盟友们,也会重新审视他们的外交与经济关系。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焱垚鑫桃缘

焱垚鑫桃缘

1
2025-10-27 12:09

说得好啊,你家不在我们东部沿海这边,死的不是你,你不应该这么说,不应该发奋图强,然后止敌于境外吗?把中国沿海打残了,中国还有能力重回巅峰世界第一吗?中国被打残了,外面多少饿狼想着吞并中国,分裂中国?还说牺牲东部沿海?这个屁话

秦始皇 回复 10-27 12:22
你也搬过来不久完了吗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