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中国这么好,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喜欢我们?很简单,因为我们太贪婪,一开始是想吃饱饭,吃饱以后又想着吃好、吃营养、吃健康。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回想三四十年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里扮演的角色简单明了,就是给别人打工,我们生产袜子、玩具、廉价服装,西方国家用印出来的纸币就能换走一船船商品,转手贴个牌子就能赚取几倍利润。 那时候他们看我们的眼神里还有点同情,因为我们只是在生存线上挣扎,根本威胁不到他们的核心利益。 甚至他们还愿意把一些淘汰的生产线卖给我们,反正原料要从他们那买,产品还要卖回去,这买卖怎么算都不亏。 可中国人骨子里有股劲,不甘心永远给别人当配角,解决了温饱之后,自然就想过得更体面一些。 这一琢磨就琢磨出了问题,因为要过好日子就得搞产业升级,就得掌握核心技术,就得在高端市场分一杯羹,这个过程看似理所当然,实际上每一步都在动别人的奶酪。 汽车行业最能说明问题,以前合资车在中国卖得比国外贵一倍,消费者没选择只能接受,现在中国新能源车起来了,不光在国内市场打得合资品牌节节败退,还杀到了欧洲人的家门口。 数据摆在那里,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占了全球近七成份额,比亚迪连续几个季度压着特斯拉打,欧洲市场每卖出五辆电动车就有一辆是中国造。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而是把西方车企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地盘给翻了个底朝天,他们以前靠燃油车技术躺着收钱,现在中国企业用电池和智能化技术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这能不让他们抓狂吗? 通信技术领域的变化更具有象征意义,以前3G、4G时代,标准都是欧美说了算,我们用他们的技术就得乖乖交专利费,到了5G时代,华为手里握着的核心专利数量排到了全球第一,前十名里中国企业占了一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球几亿台5G手机都得给中国企业交钱,意味着西方靠技术垄断吃独食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还有稀土这个更隐蔽的战场,这东西是造战斗机、核潜艇的关键材料,全球九成以上的加工产能在中国手里,美国自己连加工产线都没有,想建还得花十几年时间,产能还赶不上中国的零头。 以前他们能按白菜价买走原料,现在中国规范出口管理,他们就得老老实实按规矩来,这种落差让他们如鲠在喉。 光伏产业的故事更能说明西方的心态,美国从2014年就开始搞双反调查,关税一路加到50%,甚至连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建的工厂都不放过,可结果呢?全球每十块光伏板里还是有八块半是中国制造。 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光伏产能连需求的五分之一都满足不了,还得偷偷买中国的核心部件,他们一边喊着要限制中国,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这种纠结的心态暴露无遗。 芯片领域的博弈把这种焦虑推向了极致,美国把实体清单越拉越长,从设备到材料,从工艺到人工智能模型,恨不得把所有可能的技术路径都堵死,可他们没想到,封锁反而激发了中国的技术潜能。 国产设备开始量产,先进工艺良率不断提升,原本要走十年的路硬是被压缩到三年完成,有企业高管说得很直白,以前还想着进口省事,现在被逼得没办法,反而把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了。 金融领域的变化虽然不那么显眼,但对西方的冲击可能更深远,人民币跨境支付交易额一年涨四成,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大宗商品,这不是简单的货币选择,而是在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 美国急着搞金融小圈子围堵,可越是围堵,越多国家想试试新选择,因为谁也不想把自己的经济命脉完全交到别人手里。 说到底,西方不是反对发展,也不是反对竞争,他们反对的是中国用他们看不惯的方式成功了,以前的游戏规则是他们制定的,他们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赢得理所当然。 现在中国不光遵守规则,还开始提修改意见,甚至在一些领域制定新规则,这让习惯了当老大的西方难以适应。 中国人的“贪婪”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有什么错?从吃饱到吃好,从生存到发展,这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应该追求的权利。 西方当年靠殖民掠夺完成原始积累,现在却指责中国通过辛勤劳动和技术创新谋求发展,这种双重标准实在可笑。 我们没有抢谁的东西,没有占谁的便宜,只是不想再被别人卡脖子,不想再看别人脸色过日子,这难道不是最正当的诉求吗?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为什么西方不喜欢中国,答案很清楚:因为我们不再满足于给他们打工,不再满足于吃他们剩下的残羹冷炙,而是要在同一张桌子上平等地坐下来,用自己的筷子夹自己想吃的菜。 这种从“独食”到“分食”的转变,才是他们真正不安的根源。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