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美经贸磋商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作妖作的,这次失

史之必然 2025-10-27 10:13:34

这次中美经贸磋商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作妖作的,这次失去的不只是一场谈判地点,而是几十年积累的中介信用。   早年间提起国际谈判的“中立场地”,好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新加坡。那会儿它就像个靠谱的“中间人”,不管是中美之间的经贸磋商,还是其他国家的敏感对话,都爱选在那儿。为啥?因为大家信它能守得住“不偏不倚”的规矩,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谈崩了也不会往外泄消息,这就是所谓的“中介信用”,是几十年慢慢攒下的招牌。   可这些年新加坡的做法,早就没了以前的中立劲儿。就说南海那事儿,它本身又不是争议方,却非要跟着美国的调子走,公开支持那个不被中国承认的仲裁结果,还悄悄把结果往国际会议的文件里塞。这就好比邻居吵架,你明明不是当事人,却偏要帮着一方指责另一方,还到处说对方的不是,被指责的那方自然不会再把你当“公正人”。   更让人不踏实的是它和美国的军事勾连。新加坡跟美国签了好几轮防务协定,让美国的巡逻机定期在自己地盘起降,帮着收集周边的情报,还答应让美国的濒海战斗舰驻扎在樟宜海军基地。你想啊,中美要谈经贸这种敏感事儿,要是选在一个到处都是美国军事装备的地方,哪能放得开手脚?万一有些话被“听了去”,或者谈判氛围被这种偏向性影响了,那还谈个啥?   就连新加坡的高层表态,也越来越让人觉得“不中立”。前阵子总统尚达曼公开聊中国发展,话里话外带着点“劝说”的味道,被不少人解读成偏向西方立场。外交这东西最讲究分寸,作为中介场地,哪怕是“好心提醒”,一旦被贴上“站队”的标签,信任立马就打了折。毕竟谈判双方要的是一个“干净”的环境,要是场地本身就带着立场,谁还愿意来?   反观马来西亚,这些年一直把“不选边站”挂在嘴边,实实在在做到了中立。中美闹竞争的时候,它既不跟着美国搞小圈子,也不跟中国绑得太紧,就安安稳稳搞自己的发展。中国帮着修的东海岸铁路马上要完工了,两边经贸合作得火热,但马来西亚从没在政治上偏过谁,这种“生意归生意,立场归立场”的态度,恰恰是谈判场地最需要的。   更巧的是,谈判那几天东盟峰会刚好在马来西亚开,中美双方的代表本来就要去参会,顺道就在吉隆坡谈了,既省了来回折腾的功夫,又能在多国目光下把态度摆清楚。这种“顺手办事”的便利背后,其实是大家对马来西亚中立环境的认可——要是这儿不靠谱,就算再顺路,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谈判放这儿。   新加坡可能没意识到,中介信用这东西就像玻璃,碎了就很难拼回去。以前它靠中立攒下的口碑,让它成了国际谈判的“香饽饽”,哪怕国土小、资源少,也能在大国之间站稳脚。可现在一边倒的做法,等于亲手砸了自己的招牌。这次中美选在马来西亚,就是最直接的信号:大家已经不把它当成“信得过的中间人”了。   说白了,国际谈判选场地,从来不是看谁名气大、设施好,而是看谁能守住“中立”的本分。新加坡以前懂这个理,所以能攒下几十年的信用;现在偏偏要“作妖”,跟着一方跑,自然就被踢出了备选名单。它失去的可不只是一次谈判的主办权,而是以后再想当“中间人”,恐怕没哪个国家愿意信它了。   信息源:中新社——中美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

0 阅读:46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