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抛出比自己当选党主席更震撼的震撼弹,赖清德们和赵少康们傻眼!郑丽文今天宣布第二波人事案,形同宣誓:她任内必须在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上“大突破”,国民党2028年“重返执政”重要,但两岸长久和平稳定并最终统一更重要。 郑丽文最近的一系列动作,不仅仅是调整一些人事安排,她还给国民党定下的一个全新战略方向。 说到底,这份“人事名单”根本不像是单纯的人员调整,而是她为国民党量身打造的一份“作战蓝图”,甚至是一份宣战书。 她的举动,不仅让赖清德主打的“抗中”战略陷入困境,也让党内那些试图在“亲美”和“亲陆”之间保持平衡的赵少康派别,彻底失去了立足之地,可以预见,这场变革将彻底重塑台湾政坛的格局。 郑丽文直接表态,她的目标不再是让国民党仅仅关注如何赢得选举,她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政治使命,她认为,国民党不应该只是一个为了选举而存在的政党,而是要承担更大、更深远的责任。 这不仅仅是在改变国民党的理念,也是在剖析过去国民党的痛点,过去几年,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既怕被扣上的帽子,又不敢过度得罪大陆,导致在2024年的选举中失利。 郑丽文此时决心转变策略,让国民党重申自己的立场,这样一来,选民不再模糊不清,也让支持者明白:这是一个不再含糊的国民党。 为了确保这套新战略能够顺利落地,郑丽文还精心挑选了一批能打硬仗的高层人士,她的团队配置堪称“双引擎”模式,一方面是“促统战车”,另一方面是“团结压舱石”。 她并没有单纯依赖某一方面,而是两手抓,两手硬,确保能够在两岸问题上强势推进的同时,稳定党内的内部团结。 说到“促统战车”,这其中的几位核心人物如张荣恭、萧旭岑、季麟连等人,都是深蓝阵营的重要代表,且有着深厚的两岸事务背景。 张荣恭曾参与过2005年的“胡连会”,对“九二共识”有着非常清晰的理解;萧旭岑则通过马英九基金会持续推动两岸交流;季麟连更是在党内拥有极强的号召力,能把黄复兴等统派力量捏成一股绳。 郑丽文的安排很简单,就是要让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手站出来,明确告诉外界,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立场不是开玩笑的。 另一边,作为“团结压舱石”的李乾龙,肩负着党内协调与团结的任务,他作为地方实力派,拥有极强的人脉资源,能够帮助郑丽文稳住党内各种不同的声音,确保党内的团结和一致性。 同时,郑丽文还提拔了像李哲华、吴宗宪等中生代力量,这既是为了平衡党内的派系,也是在做年龄和经验的交接,确保党内的各个层面都能够紧密配合。 接下来就是将眼光投向党外,特别是“蓝白合”的构想,郑丽文通过与民众党的合作,谋划着如何重新调整政治版图。 具体来说,郑丽文的策略是,在2026年的选举中,国民党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某些地方,比如新竹市和宜兰县,主动放弃提名自己的候选人,而是支持民众党的候选人。 作为交换,民众党则要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像新北市这样国民党有强大基础的地方,配合支持国民党的候选人。 到2028年,民众党可能会成为国民党的副手候选人,这种合作模式的背后,实际上是郑丽文为国民党规划的一个长期战略布局。 从内到外,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尽管这套战略组合拳风险极高,且不确定性很大,但它也让国民党从一个沉寂多年的政党中,重新焕发了挑战规则的勇气。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台湾政治生态的剧变已经开始,未来几年的政治局势,可能会因为郑丽文的这些布局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衷心希望郑丽文能成功推动台湾回归大陆的怀抱,但不管怎样,统一的脚步不会因为任何人停止,只是迟早的事情。

